刘希林:群众路线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2)

刘希林:群众路线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2)

第二,深刻认识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紧迫性。这次教育实践活动重点是解决作风建设中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脱离群众的现象集中反映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上。这“四风”问题违背了党的性质和宗旨,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这次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风肃纪,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问题,切实把为民务实清廉的思想深深植根于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之中,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打牢可靠的群众基础。只有这样,我们各级党组织,才会有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我们才能战胜任何艰难险阻,更好地完成历史使命。

第三,切实增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责任感。加强作风建设,解决“四风”问题,做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必须下大决心,动真格的。通过教育实践活动,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达到改进作风的效果。中央政治局在这方面已经作出了表率,产生了强大的示范效应。解决“四风”问题,必须有“钉钉子”的精神,真抓、狠抓,敢于碰硬,决不允许打擦边球,要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入手,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并且建立起制度性的刚性约束,使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真正见到实效。必须充分认识中央扫除作风之弊、行为之垢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扎扎实实地把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好。只要我们以无私无畏的勇气,以敢于亮短揭丑的态度,认认真真找问题、查原因,扎扎实实改作风、抓落实,就一定能抓出成效,实现预期目标。

第四,为民思想扎下根,群众路线走得稳。以务实为民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全党深入开展。为民,成为这场活动的重要价值取向。正如十八大闭幕时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向全国人民郑重承诺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群众路线能否走好走稳,首先就看党员干部头脑中有没有将“为民”思想扎下根。从毛泽东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邓小平打动世界的经典自白“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再到江泽民反复强调的“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我们党始终将“为民”作为立党之本、执政之基。为民是党的本质属性决定的。党章规定,“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从我党诞生之日起,就带着“为民”的烙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得民心、顺民意。历史告诉我们,我们党为什么能够在国民党及其军队的重重围剿之下,最终走向胜利,美国军事考察组经过考察后得出结论:国民党占有大片土地,而共产党则占有大片人心。在战争年代,老百姓为什么会把最后一粒米交军粮,把最后一尺布做军装,把最后一个娃送上战场?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把自己的命运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血肉相连。我们党执政之后,面临执政的考验,面对利益的诱惑,在部分党员领导干部身上,“为民”之根离生养自己的“土壤”渐行渐远,“官本”之木则肆虐生长。经常用召开会议代替调查研究,用下发文件代替真抓实干,口号满天飞,标语四处见,媒体到处吹,重形式、轻实效,只见领导、不见群众。有的地方官僚主义日盛,排位论级别,招待讲规格,对人民群众疾苦不闻不问,甚至发展到只有官位、没有人民,只有利益、没有真情的程度。

责任编辑:于川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