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人民主体思想,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价值取向。人民主体思想,是从实践主体、利益主体、权力主体、动力主体等方面,理解和认识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主体地位、主体价值。长期的社会主义革命,使人民主体思想在革命的战略策略中获得更多的实践意义。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使人民主体思想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集中体现为我们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发展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我们党不断丰富发展人民主体思想,使人民主体思想实现了新的思想提升、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人民是我们国家的主人,是决定我国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这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使人民主体思想和逻辑体系不断完善、理论内涵不断丰富。
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既体现为人民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力量,是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依靠力量,又体现为人民的创造性,是社会进步中创造和创新的力量源泉。坚持人民主体思想,应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人翁精神,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观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避免主观主义,切实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为人民群众发挥主体作用提供良好的制度和文化环境。人民是实践的主体,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利益主体,社会发展进步的成果应由全体人民共享。任何时候都应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应继续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切实贯彻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能兼顾效率和公平。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