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服务 地方高校的边界在哪里?(2)

社会服务 地方高校的边界在哪里?(2)

前景与困境 我国地方高等学校社会服务发展的现状

我国高等学校可分为部委院校和地方院校。地方高校是指由省级或以下地方政府财政拨付经费,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主的高等院校。两千多所高校中,部委院校仅一百多所,其余都属地方院校。根据社会发展现状、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及地方大学的办学特点,积极拓展社会服务职能是地方大学准确定位、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明智选择。

更好地为本区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服务是地方大学存在的价值所在,是其自身发展的动力来源,也是其获得地方政府、企业、社区各方面支持的保证。大众化教育与精英化教育的一个根本区别即高等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日益密切。实施大众化教育和普及化教育,主要任务是由为数众多的地方大学来承担的,地方大学必须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增强社会服务意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以内涵发展为主的阶段,在人才培养职能方面,高校很难有规模上大的拓展,这也为地方大学面向本区域加强各类技术培训、文化培训提供的条件、提出了要求。多数地方大学在科学研究方面受人才、条件限制,难以承担基础性、前沿性重大课题研究,要拓展其科学研究的职能,惟有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在为区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取得更具现实意义的科研成果。可见,地方大学必须进一步明确自身的职能定位,把积极拓展社会服务职能作为发展的重要选择。

但就现状而言,许多地方大学还远未认识到拓展社会服务职能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仍按照原有的办学模式,在人才培养上追求规模、层次,在学科专业设置上追求大而全,在科学研究上不面向实际、不联系实际,只关注课题数量、论文数量,学校与区域社会互动很少。当前一些地方高等学校开展的社会服务,包括教育拓展服务、科研服务、产学研联合体、高校资源服务等,也多呈现服务半径小、科技含量低、经济效益低等特点。

究其原因,地方高校对发展社会服务的认识还不足,没有建立起相应的体制机制。我国大部分大学设置的职能机构中没有针对、协调社会服务的部门,目前所进行的社会服务工作多数是院系或者教授直接与服务对象之间的联系,沟通渠道往往还得通过人际关系。教育部门制定的评价考核标准仍然是以文章为重,对于社会服务没有具体的指标。

有的地方高校对开展社会服务存在不正确的或肤浅的认识,不怎么赞成开展社会服务;有的地方高校虽然认识到地方高校需要开展社会服务,但由于办学观念、指导思想、思想境界、开拓精神以及实际措施等方面还存在着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地方高校社会服务的开展。部分高校强调为社会服务,往往过分注重“有偿”而遮盖了其本来面目,贬损了它的真实意义。导致高校内外相当一部分人以狭隘的、功利主义的观点来看待高校的社会服务,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有偿”与“创收”上,这也是导致高校乃至整个社会对高校服务功能的误解。

尽管地方高校在本地方社会服务方面具有一定的品牌优势和“亲缘”优势,但人们对其服务能力、水平层次方面的信赖感还不够。要把这种理论上的、潜在的优势转化为实践的、现实的优势,既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又需要一个较长时期的过程。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