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应当理性看待“晨读奥巴马”

【案例】应当理性看待“晨读奥巴马”

【文化产业案例】

【事件介绍】

1

合肥中学生晨读奥巴马演讲引争议

9月4日是新学期开学第三天,在学校的安排下,合肥寿春中学的3000多名初中学生,统一在早读课上读起了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一篇开学演讲稿。

这份演讲稿是美国总统奥巴马于2009年9月8日在美国阿林顿中学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这篇题为《我们为什么要上学》的演讲稿中,奥巴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一些美国人的事迹,告诉孩子们,为什么要上学,是因为“教育给你们提供了发现自己才能的机会”。

奥巴马说,或许你能成为一个发明家、创造家,但假如不在自然科学课上做几次实验,你不会知道自己有这样的天赋。

另外,奥巴马还在演讲中说,一些人可能没有有利条件,但是“长相、出身、经济条件、家庭氛围,都不是疏忽学业和态度恶劣的借口”,每个人要对自己担起责任。

最后,奥巴马说,并不是每件事,都能在头一次尝试时获得成功,“最最成功的人们往往也经历过最多的失败,但人不能让失败左右自己,而是要从中吸取经验。”

记者了解到,这份演讲稿是经合肥寿春中学副校长孙叶青提议,校长吕道奎同意后发给学生的。

新闻跟踪

近日,新学期开学,合肥寿春中学3000多名初中学生统一在早读课上诵读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开学演讲稿《我们为什么要上学?》。此举引起议论纷纭,更有网友质疑,该中学为何舍中国传统经典而取西方总统演讲稿?9月5日,寿春中学有关负责人表示,奥巴马演讲稿是励志文章,有利于孩子发现和坚持自己的梦想,但只是早读材料的其中一篇。

校方:对国学也很重视

9月5日,寿春中学教学部毛老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早读是寿春中学的一项教学活动,古今中外的文章都可以成为学生早读的材料。“我们以梦想为主题,引发孩子坚持梦想,拟了一些励志文章,奥巴马的演讲稿《我们为什么要上学?》仅仅是其中一篇。实际上,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也是非常重视的,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中国传统文化名人的文章,都是我们选读的内容,比如中国素质教育大讲堂首席讲师郑子岳教授的励志性文章。以此告知孩子我们的文化取向,重视自己的国民文化,海纳百川,真正立足于世界中,必须有一种博大的胸怀。”

对于早读奥巴马演讲稿引发的质疑,毛老师说,我们能够理解,每个人都可以站在自己的立场考虑问题,可能有些人过于敏感了。他表示,家长的反馈都非常认可,认为可以教育孩子发现自己的才能,对孩子的一生来说尤为重要。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