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不文明”不如改进(8)

闲谈“不文明”不如改进(8)

核心提示:此前,有关“埃及神庙被刻中文‘xxx到此一游’”的微博再次引发舆论对于国民素质和国家形象的讨论。记者查看当天“涂鸦”内容发现,大部分游客的“涂鸦”之作,为“某某到此一游”,也有情侣留下“某某和某某天长地久”的海誓山盟,还有称颂名楼的诗句。

周先生说:这是节日里的最好礼物

昨天,从四川来南京旅游的张女士向夫子庙派出所求助:她在景区吃饭时,随手将包放在了椅子上,走时竟然忘记拿了,包里有全家人的证件、银行卡,还有不少现金。

幸运的是,张女士刚报完警,就有一位游客将一个包送到了派出所。当看到自己的包安然无恙,张女士非常激动,连声向民警和拾得者周先生表示感谢。后来,民警拿出一份“拾金不昧”荣誉证书颁发给了周先生。“哟,这可是这个节日我收到的最好礼物哦。”周先生手捧证书,异常兴奋。

据夫子庙派出所民警介绍,景区几乎每天都有游客遗失物品,为此派出所设立“失物招领站”,及时查找发还失主。同时,派出所还设计了“拾金不昧”荣誉证书,专门授予拾金不昧者,对拾交小额现金或身份证等物品的景区保洁员、保安发放小慰问品,并建立台账,向当事人单位寄一封表扬信。

在中国较大的旅游客源地广州,广之旅旅行社市场推广中心总经理温前告诉记者,针对游客文化素质的参差不齐,旅行社更应带头倡导文明旅游;在出行前要向游客介绍旅游目的地相关风俗习惯、文明旅游要求,引导游客遵守旅游文明行为;在出游过程中加强对游客传达文明出行的观念,反复提醒、劝导游客,尽可能避免游客因文化、民俗差异问题而出现不文明旅游行为。

旅游业内人士提出,除旅游业相关人员的引导外,游客本身的文明出行意识提升也尤为重要,建议有关部门拍摄倡导文明出游的公益宣传短片在各类媒体播出,印制各类倡导文明出游资料在游客密集的交通枢纽平台上派发;在学校教育中,也应增加文明出游的教育内容,使游客从小形成文明出游的习惯。

教育部发布学生文明旅游出行

——个人举止文明,服饰整洁,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公共场所不喧哗嬉闹。

——交往大方得体,文明用语,不说脏话,保持适当距离,尊重他人隐私及个人习惯,理性处理纠纷。

——维护公共秩序,遵守交通法规,不闯红灯,自觉排队,不争抢拥挤,尊重当地法律法规和文化习俗。

——爱护自然环境,不攀折花木,不损毁公共设施,自觉保护文物古迹,不乱刻乱画。

关注不文明出游行为 父母要给孩子做好榜样

公民教育的重要性也在一项研究中得到佐证。社会学家在对一些发展中国家进行研究后发现,很多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大致相当于1890年的美国,从教育上看,这个时期美国教育注重培养孩子个人能力感、对新事物的开放度、自立精神和摆脱权威束缚的独立意识,以及不抱怨、对自己人生负责的态度等,这些都是公民教育的内容,而有些国家的教育目前还没有达到这个阶段。公民素质差距大,根源其实还是在教育上。

由此可见,公民教育对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未来发展来说极其重要。我们的公民教育缺乏,看到欠缺却不努力改变,就更加令人担忧。我们的教育陷入“分数至上”的泥沼,如果不努力让教育从培养“学习机器”向培养合格的现代公民转变,不仅不利于公民文明素养的培育和塑造,现代文明社会的建设将更加漫长,未来社会的竞争也会更加落后于人。

长假热闹处 正是“慎独”时

长假是一个热闹的场合,人们会把很多时间用于与人交往、出外游玩,留给自己一个人的时间恐怕是很少的。但是,越是在热闹的时候,越要注重个人的修养,越是要留心自己的言行举止。

中国有句古话叫“君子慎独”,说的是君子在别人看不见的时候,在别人听不到的时候,也要谨慎自己的言行。独身一人尚能自律,何况在人前呢?因此,慎独能培养出更高的道德水平和行为规范。

面对其他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许多人都很反感,但反思一下自己,就真的没有做过让人反感或者从众的事吗?出行文明,先从自己做起,管好你身边的人,给你的孩子也做一个好榜样。我们游玩的目的都是想开阔一下眼界或在工作日之后放松一下,靠大家的努力保持一个好的环境才能在游玩时天天好心情。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