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村转型:家族治理模式受到质疑

华西村转型:家族治理模式受到质疑

thumb_340_233_1381197170392

即便是耸立在中国最富裕的村庄——华西村,328米高的龙希国际大酒店仍然给人一种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突兀感。摩天大楼通常出现在霓虹背景的都市,而不是被工厂、别墅包围的乡间。

这或许是大楼建造者刻意营造的效果——戏剧性的选址以及夸张的造型可以吸引好奇的观光客,就像华西村在过去几十年里创造的集体经济“奇迹”一样,为其赢得无数掌声。

然而,怀疑的声音也接踵而至。严厉的批评者相信,投资超过30亿元、在高度上寓意“与北京保持一致”(北京最高楼国贸三期的高度就是328米)的龙希大酒店过于浮夸,难以取得商业上的成功。类似的质疑之声从大楼建造之初便未曾停歇。

质疑同时也指向华西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有论者认为华西村名为集体经济,实则日益具有家族垄断的色彩。而传统产业模式的日趋艰难,产业转型所遭遇的周折、困难和尴尬,也令人们重新思考,这个“天下第一村”的转型,是不是也急需顶层设计的支持。

重化工低谷

“华西建设这幢大楼,既是积极响应中央提出的‘城乡一体化’要求,也是自身转型发展的需要。”华西村党委书记、华西集团董事长吴协恩在给《第一财经(微博)日报》的书面回复中称。

在对外宣传的材料中,华西村办集体企业——华西集团2012年收入达到524.5亿元,但这实际上是按税务口径统计的开票销售收入。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显示,华西集团2012年合并报表后的营业总收入只有276.7亿元,并且较2011年的308.4亿元出现约一成的下滑。

钢铁板块疲软的表现,成为拖累华西集团整体业绩的直接原因。2012年,钢铁行业为华西集团带来276.3亿元的营业收入,同比减少53亿元;且连续两年营收仅与成本持平。

据华西集团子公司——江阴华西钢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永昌回忆,华西钢铁最繁荣的时候是2005年到2007年。但2008年金融海啸后政府的刺激政策促使了钢铁行业盲目扩张。到2010年,全国钢铁生产总量已经出现偏高,国内钢材市场供大于求。产能过剩、价格疲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华西村钢铁产业亦陷入低谷。

陷入困境的不仅是钢铁产业。华西集团旗下主业为化纤制造的华西股份(000936.SZ),今年上半年业绩也大幅度下滑,营收11.02亿元,同比减少22.88%,净利润为1521万元,同比下降82.04%。

就像整个中国面临转型升级课题一样,在工业化的轨道上,依靠重化工、纺织业完成原始积累的华西村走到了十字路口,急需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