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南京以创建全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为抓手,以优化政策和机制为根本,着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注重优化资源配置、切实提高困难群体受教育质量,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呈现新局面。
多管齐下,办百姓认可的好学校
3年前,南京所有区县全部通过首批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区县建设水平评估。以此为节点,南京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明确加快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的新要求。
10月18日,在“名校云集”的玄武区,“老字号”的小营小学迎来了61岁生日,“新面孔”立贤小学正式自立门户。10多年前,小营小学愁的是学生外流日益严重;经过10多年的小班化教育探索,如今校长愁的是无法接收更多想来上学的孩子。立贤小学原是城北小区配套的一所新校,玄武区将其作为热点学校成贤街小学的分校,通过办学品牌、骨干队伍和教学管理输出,如今这所新校孵化成熟,成为家长们追捧的“香饽饽”。
在南京这座拥有800多万人口的城市采访时,记者发现,这一老一新两所小学的变化并非小概率事件。通过发挥名校辐射功能、推进学校联盟化发展以及实施小班化教育等切实措施,南京义务教育优质资源显著增多,老百姓切身感受到“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目前,南京80%的小学已达到省市现代化小学标准,95%的初中为省级示范初中。
2012年,南京一中的又一个“穷亲戚”——原白下区瑞金路中学正式更名为南京一中瑞金路校区。副校长朱刚告诉记者,两年前,刚与瑞金路中学合并时,初一新生仅招到243人,但随着一中管理团队进驻、制度输出、教研帮扶、资金输入四管齐下,两年来学校迅速赢得了老百姓的好口碑。“我们也有些意外,今年初一年级一下子招了485人,学区生大量回流,班额全部满员。”实际上,南京通过“名校办分校”、“名校办新校”、“名校托管弱校”和“名校集团化”等方式推进“名校放大计划”已有10多年,如今,南京义务教育阶段的热点名校,几乎都像市一中一样进入“组团发展”的新模式,并让一大批新建校、薄弱校成功实现“华丽转身”。
实施小班化教育也是南京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又一项重要举措。2012年,南京市教育局全面推广小班化教学,目前参与小班化试验的小学有108所,占小学总数的31%;初中有42所,占初中总数的26%,一大批学校成为老百姓认可的“家门口的好学校”。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