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莫让“隧道”成“睡道”(2)

【案例】莫让“隧道”成“睡道”(2)

惊奇贯通8年了,隧道就是不通车

记者在现场等了一个小时,一位男子骑着电动车来到隧道。男子自称姓王,隧道内的两人是他的老伴和孙子。王先生说,他是经当地相关部门同意住进隧道的,住在隧道,每个月他和老伴每人可领1120元钱。“我们这的领导还会定期来隧道察看的,每天晚上派出所也会来隧道察看,但只是在隧道上方绕行后就走了。”王先生说,隧道里共住了4个人,还有一户人家是他的弟弟。王先生告诉记者,凯旋路隧道建成之后就一直未通车,2005年他便住进了隧道负责“照看”隧道,防止隧道内硬件设施被破坏,至今他已住了8年了。至于是哪个部门请他“坚守”隧道的?隧道为何不通车?这些问题王先生拒不透露,而且记者问完这些问题后,他便非常警觉地关上铁丝网并请记者离开隧道。

好奇为何不通车,多个部门称不知情

记者百度检索“凯旋路隧道”,相关信息不多,在一份《凯旋路某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短文中看到一段关于隧道的介绍“××坝马术场外道路隧道工程位于凯旋路中央。隧道全长506m。隧道设计为双向四车道;车荷标准为城-A级,设计车速为50km/h。”

记者随后拨打了南京市栖霞区人民政府热线电话,接电话的工作人员自称是财务部工作人员。“凯旋路我都没听说过,更别说是隧道了,我们区好像没有这条隧道。”这位不肯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表示,关于隧道为何不通车,区政府估计没人知道,也拒绝透露其他办公室号码。“隧道建成为什么不通车这要问交警。”对方说。

交警七大队大队指挥室的杜女士告诉记者,隧道2005年建成后从未通过车,也从未与他们大队交接过,隧道其他情况他们一概不知。而马群派出所的工作人员也表示,他们负责巡逻的同志仅仅负责定期巡逻,隧道为何不通他们不清楚。记者随后试图与马群街道取得联系,但截至记者发稿仍未找到了解此事的工作人员,至于隧道为何建成了迟迟不通车,是质量出现问题还是另有原因,扬子晚报记者将继续关注。

第一追问:隧道建成8年未通车,都"不知情"?

建成一个全长近一里路的大型隧道,耗费的资金肯定不是一个小数,如今隧道建成多年竟然不通车,这是何等的浪费?

隧道被长期闲置不用,原因可能有多种,比如原规划中整条道路启用日期还早,或因规划调整而弃用了该隧道及其后的路段,还可能是该隧道质量或者指标不合格而无法投入使用……然而,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不是隧道“神秘闲置”的理由。

其实,规模庞大的隧道工程不是“天外来客”,岂能人不知鬼不觉地悄悄落地潜伏?隧道不是一颗棋子,可以跳跃性地摆放于任何位置,必然有路网勾画着它的存在坐标。作为道路构成的一个环节,隧道的前后必然都有路段相连接,多个部门怎么争相表示“不知情”?

其实,摸清隧道建设单位的身份并非难事,道路所在地的栖霞区政府应该知情,当地的城市建设和规划部门、交通部门必然更加清楚。一些部门选择沉默,恐怕不过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的推托之词。

“被遗忘”的隧道,犹如责任部门失职的烙印留在城市之间,见证着巨额经济损失的白白流淌,见证着失职部门的过失和冷漠。而这个工程“弃儿”的养成,绝不只是一个部门的责任。

事关国家和公众利益的重大问题,知情者的“保持沉默”,就是对国家和公众的作恶。当下,不仅要追问隧道建成多年未通车的真正原因,严肃追究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还要查处相关单位“知情不报”、“知情不举”的推诿和冷漠。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