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莫让“隧道”成“睡道”(3)

【案例】莫让“隧道”成“睡道”(3)

“问题隧道”八年未通车的未竟之问

所谓的修建公路设施、修建公路隧道是为了方便民众出行,缓解交通压力的民生工程。但是一条全长500多米的汽车隧道为何修建多年却一直没有通车,反而请来临时工搭建板房来看守隧道。“问题隧道”停摆八年,当地政府知不知情,不通车的隐情为何竟成了“未竟之问”。

据报道称,为了调查了解这段汽车隧道的身世之谜,记者查找检索出一份《凯旋路某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证实了该隧道系该区双向四车道隧道公路。记者接着拨打了该区政府工作人员,这名工作人员声称自己不知道该区有凯旋路这一段隧道。而后拒绝向记者透露其他办公室号码的要求,让记者找交警大队问问情况。随后记者找到交通大队证实隧道2005年建成后,没有与大队交接,他们也不是很清楚隧道为何修而不通。

为何这一段隧道公路停摆多年竟未通车,这不能让其想到其中是不是存在猫腻行为了。而向政府部门求证这条隧道公路不通车的相关信息,却是以“一问三不知”,毫不知情的态度搪塞敷衍记者找别的部门了解情况。而对这一段公路政府究竟知不知情了,到底是政府疏忽民生工程检查的“失察”之责造成项目搁浅,还是匆匆上马,却又盲目下马不符合交通线路“半拉子”工程了。

该事件暴露出不仅是政府监督失察之责,还反映出了公共财政支出浪费严重。一方面政府为了政绩利益,不顾城市规划和交通线路布局,盲目上马项目,却不知资金量过于庞大,造成项目“胎死腹中”,另一方面财政审批疏于监管,过于宽松,投资公路建设必然属于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额必然较大,当然肯定会形成财政账目。但是过去8年之久,竟然没有发现财政亏损情况,这不得不令人深思了。

暴露问题就应该解决问题,当“问题隧道”被曝光后就应该着手开始调查,调查该隧道公路为何修而不通,造成工程盲目下马的症结是何原因了。而关于政府监管“失察”之责和财政审批问题,则需要我们的地方政府自查自改,严查该工程项目负责的官员责任,改正回复公众总是以“不知情”搪塞遮掩的不作为行为。更要严查财政审批监管问题,防微杜渐,严格项目审批权,不致项目“呆账”、坏账”,用好纳税人的钱在民生工作项目上。

隧道贯通8年未通车 隧道僵化还是头脑僵化?

花巨资修汽车隧道,并且与地铁二号线紧相邻,建成多年后未通车,记者走访多个政府部门都称不知情,在当今形势下还出现这样的怪事,这当地政府部门的工作理念呢?钱花了,隧道也修成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建成后没人过问了呢?是质量问题,还是另有隐情呢?总之,政府部门出现这样的现象,值得我们群众一问。

在这个事件中,要说多个部门不知情感觉很冤枉当地政府部门,毕竟隧道内有人居住进来了,并且是相关部门让其入住看守隧道的,如果说隧道当初建成因为某些原因不能及时通车也说得过去,可是这隧道从修成到今天已经8年了,8年时间什么问题解决不了呢,居然让修通的隧道成了摆设,成了半拉子工程,当地政府相关部门这样的工作责任,怎么不让我们群众质疑,还有就是多个政府部门说不知道这事,根本就是对政府的工作不负责。

隧道已经修成了,已经等了8年了,这8年荒芜得不仅仅是隧道,更应该是当地政府部门的责任意识,如果说这修成的隧道还没有理由,还要一直等下去,让公共设施成为摆设,当地政府部门还说不知情,那相关部门应该反省一下自己了,没有为党和政府工作的意识,更谈不上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意识了。

鸡在跑,狗在叫,当公共设施因某些部门不作为改变了性质的时候,我们政府部门的承诺又应该如何实现呢?希望这个事件被媒体曝光后,南京当地政府部门对于隧道的用途进行综合利用,切不可再有人向当地政府部门询问时,一问三不知了,打通八年僵化的隧道,不仅仅是隧道,更是要打通当地相关部门领导头脑里的僵化意识,开启了隧道,方便群众出行,更是打通了政府形象的一扇阳光之门。民生隧道的开通,更会彰显政府的责任与承诺。最后让我们一起关注隧道开通的时间,相信不会让我们当地群众等待太久。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