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实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战略

加快实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战略

在全球框架下,大国政策动因差异巨大,双方难以找到合作的现实契合点。但如果基于数目较少的邻国之间,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突破口来改善大国经济的外部失衡,则具有现实性和可行性。目前,世界经济呈现出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并存的局面。据世贸组织专家估计,当前全球贸易一半左右是在各区域经济集团内部进行。截至2012年,向WTO通报的区域贸易安排共511个,其中生效319个(2005年为328个)。根据《世界贸易报告》(2011)数据显示,2010年WTO所有成员国(除蒙古外)都参加至少一个区域经济协定,2010年每个成员国平均参与的区域一体化协定数量为14个(1990年仅为2个)。典型大国如美国2009年11月正式提出扩大跨太平洋伙伴关系计划(TPP),确定于2013年10月末完成谈判。另外,欧盟与美国2013年7月启动跨大西洋的贸易和投资谈判(TTIP),确定于2014年12月末完成谈判。如何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自由贸易区浪潮中实现区域内优势互补和资源有效配置,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和提高整体竞争力,已经成为各国共同关心的课题。

区域一体化是区域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之间,通过建立共同的协调机构,制定统一的经济贸易政策,消除相互之间的贸易壁垒,逐步实现地区经济一体化;是基于地域相邻、发展水平相近、文化理念相融的国家间率先达成的经济一体化协议。自由贸易区(FTA)是普遍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由于自由贸易区可以避免成员国在贸易和经济政策协调方面的困难,目前大多数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把长远目标定位为建立自由贸易区。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报告强调要“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这是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一个现实途径和重要方式。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是中国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贸区,也是东盟作为整体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贸区,更是我国具有实质进展的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2012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突破4000亿美元,东盟连续四年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2012年中国与东盟贸易占中国对外贸易比重10.35%,2011年为9.96%。2002—2011年期间,我国与东盟贸易一直呈现逆差态势,2011年中方贸易逆差高达226.88亿美元。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深化对改善中国外部经济失衡、打造我国持续发展的和平稳定与共同发展周边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