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中高考改革的导向意义

【案例】中高考改革的导向意义

【百姓心声案例】

【事件介绍】

北京发布中高考改革方案

“英语分值大幅度降低”“重点高中名额向一般中学倾斜”“控制特长生招生比例”……10月21日,北京市发布《2014-2016年中考中招改革框架方案》(征求意见稿)和《2014-2016年高考高招改革框架方案》(征求意见稿),其中改革力度可谓不小。有专家指出,北京此次公布改革思路,预示着酝酿多年的我国各地中高考改革终于破冰。

英语考试变化大

通过考试“指挥棒”来推动改革,是这次北京中高考改革推出的一个“重型武器”。根据方案,从2016年起,北京市高考英语卷总分值由150分减为100分,语文由150分增至180分。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按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成绩3年内有效。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由300分增至320分。本科一批、二批、三批的志愿设置由原来的4所学校扩大到5所学校,每批次第一志愿为两所平行的学校。同时,在北京市规划的生态涵养区及城市发展新区增设本科一批专项招生计划。2015年起将一定比例招生计划投向这些地区,将优质教育资源向这些地区倾斜。

针对中考,北京市将英语卷总分值由120分减至100分,听力占据50分;语文由120分增加至150分。同时,让优质高中逐步拿出30%-50%的招生计划投放给一般初中;控制“特长生”招生比例,要求不超过每所学校招生计划的5%等。此次改革意在给一般初中匀出优质资源,促进生源均衡。

英语在这次改革方案中受关注度最高、改革力度最大。北京市教委委员、新闻发言人李奕说,学习英语十几年还张不开嘴的现象长期存在,改革后将侧重对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考察,强调表达和交流。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