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红头文件”摊派烟酒当叫停(2)

【案例】“红头文件”摊派烟酒当叫停(2)

但公安县“2013烟草工作考核办法”明确规定,全县销售卷烟必须达到25100箱。而且附有销售计划任务分解表,其中各个乡镇应该销售的卷烟量一清二楚。这份红头文件是以公安县卷烟市场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名义印发的。苏云国正是卷烟市场整顿工作领导小组的组长。

当记者向他出示这份红头文件时,他又称,这是市场预测。苏云国解释,这些销售任务的提出,是为了帮助当地进行烟草市场整治。乡镇理解为硬性规定,“那他们理解错误”。

行政摊派能帮烟酒“过冬”?

今年以来,中央密集出台一系列整治“四风”的政策和措施。公款消费、公款宴请受到了扼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开始消声觅迹。然而,凡事有利就有弊,部分服务行业也因此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不论是北京部委一条街酒店、宾馆的萧条冷清,还是茅台、五粮液等名酒价格频频走低,都说明烟酒销售等服务行业遭遇了“寒冬”。

烟酒消费受冷,不仅烟酒企业“遭殃”,相关地方政府税收也跟着“一落千丈”。近年来,教育、科技、卫生等民生开支却不断提高。一边是税收直线下降,另一边刚性支出却越来越大。这一增一减,自然让地方政府万分着急。无奈之下,湖北公安县演绎了一场乡镇干部“不务正业”俺家推销烟酒的“闹剧”。

动用机关干部“强势”推销,如此“有权有势”的推销员,烟酒销量肯定会“多收三五斗”。然而,笔者认为如此推销,有三个不妥之处。一是存在干扰市场的嫌疑。市场经济改革就是要斩断政府这只无形的“手”对市场的干扰,地方政府怎可倒行逆施,行政干扰市场规律?二是烟酒是否有内部消化的可能。常言道:术业有专攻,隔行如隔山。乡镇干部毕竟不懂推销,肯定有人不能完成任务,如此情况下是否有乡镇政府出面“买单”,内部消化烟酒产品。三是公权企用的背后可能存在权力寻租。如此大张旗鼓的用公共权力为企业“买单”,地方领导如此的不避嫌,仅仅为了利税?企业和政府官员如此“勾肩搭背”,难免让人怀疑背后是否有权力寻租的可能。

事实上,通过行政摊派,虽然可以在短期内扩大销量,起到“立竿见影”的效应。消化了堆积如山的库存,让企业的财务报表也好看一些。然而,却不是长久之计。俗话说:靠的了一时,岂能靠得住一世?靠行政摊派,只能救得了燃眉之急,却不能拯救烟酒行业于“寒冬”之中。

烟酒企业要想走出“寒冬”,还要瞄准市场。卖不出去的是什么烟酒?肯定是高档货。试想,10块一盒的“XX”龙遇冷了么?20元一瓶的“xx头”销售困难么?与其等政府救济,不如开发一些平民产品,卖出平民价格。也只有这样才能帮助烟酒企业走出“寒冬”。

摊派的不应是烟酒,而是群众的困难

对待这样的行为,无论副县长极力否认的硬性指标,还是百姓口中的秘密开展三年,它都将干部的工作内容打上了大大的一个问号。面对沉重的分摊任务,乡镇只能把这样的“硬性”规定向正常工作一样下达到村社,有些地方为了完成目标,甚至不惜低价亏损出售。

白纸黑字的红头文件清楚的将“2013年公安县烟草工作考核办法”呈现在大家的面前,附带的销售计划任务分解表,也让我们对领导的狡辩不再抱有一丝信任,毕竟红头文件代表的权威性不容我们质疑。

出现这等情况,作为我们的县委书记和县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中央要求开展厉行节俭之际,你们身为基层的领导,不仅没有把这样的精神贯彻到位,更是带头推销烟酒。无论烟酒的价格是高还是低,这样的行为都必然受到批判。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