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向西开放战略的基本目标
1. 寻求新的活力和动力,促进中国现代化可持续健康发展。
在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态势下,各国的现代化发展正越来越多依赖于扩大开放作为内生动力。在这样一个现代化发展背景下,我国实施向西开放战略,就是要加强与我国陆路接壤的中亚,乃至向西延伸到西亚、中东和欧洲的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进行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与组合,改善中国的对外贸易环境,提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以便从外部获得更多的推动中国进一步实现现代化,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发展的动力,从而多方向、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地促进现代化进程可持续健康发展。
首先,在向西开放中寻找新的经济发展动力。我国西部地区位于亚欧大陆桥的重要位置,周围面对的是经济蓬勃发展的中亚地区,这些国家有着强烈的与我国加强经济联系,享受互惠发展红利的愿望。大力实施“向西开放”战略,将显著深化这些国家与我国在经贸、科技等方面的合作,继而在我国西部周边地区建立起地域广袤、惠及多国的经济增长极。
其次,在向西开放中大力推进西部大开发。西部大开发是我们党站在现代化和改革开放的高度而提出的一项战略。如何与时俱进,不断推进西部大开发向纵深发展,向西开放当然是题中应有之义。近年来,国家相继批准设立了新疆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并鼓励这些地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领风气之先,开拓向西开放的新局面。中国西部大开发的资金筹集,除依靠中央投入和东部支持外,引进外资也是一条出路。经济回升很快的哈萨克斯坦已经有向国外投资的能力和实践,并且已经表现出对中国西部大开发投资的兴趣。
再次,在向西开放中不断强化对外开放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开放的观念不是在理论中抽象而来的,而是来自于开放实践,新的开放实践必然会带动新的开放精神和意识,必然会进一步促发人们思考开放的时代价值,思考开放对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积极作用。
2. 以动态开放构筑国家安全之门,为现代化建设创造和谐环境。
安定和谐的环境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向西开放的目标之一就是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环境。实施向西开放,在促进边疆经济发展的同时巩固我国社会和谐、团结稳定的大好局面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首先,向西开放会进一步巩固多年形成的睦邻友好地带。中国与中亚国家保持良好的关系,形成“睦邻友好带”,对中国西北部地区的稳定和开发具有重要作用,它有利于实现我国边境地区的稳定与安全。这既是我国周边外交的重要任务,也是向西开放的重要目标。
其次,向西开放将打造我国西部安全屏障,有效抵御“三股势力”。我国西部周边地区面临着较为复杂的政治安全环境和潜在安全威胁。通过向西开放,我国需要在发挥自身大国影响力的同时,有效应对“三股势力”的威胁,有效消弭霸权主义国家在亚欧大陆对中国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为我国西部的发展提供安全屏障,确保周边地区战略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再次,向西开放要能够优化中国能源外交战略的布局,增加周边地区的油气资源供应。对于处于现代化进程关键时期的我国而言,能源安全至关重要。当前我国能源战略的重点主要在中东海湾地区,并依赖于海上运输,特别是过于依赖马六甲海峡这一“生命”通道。鉴于西亚、北非、中东地区频频动荡的政治安全环境,我国有必要适时适当调整能源战略的外交布局。譬如,环里海地区有着十分丰富的能源资源,我国应当充分利用这一地区的资源,以规避单一能源战略的潜在风险,而向西开放则有必要为这一战略性调整提供重要条件。
3. 对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一定贡献,促进中亚和平与世界稳定。
在当今多变的世界经济格局中,特别是受全球经济发展速度放缓、气候变暖、自然灾害频繁等因素影响,人类迫切需要全球范围内扩大合作的努力。从这一视角出发,通过向西开放,我国与周边国家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机遇与挑战,从而为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作出贡献,也应当是我国向西开放的长远目标之一。
第一,向西开放应当促进中亚的稳定与发展。通过向西开放,中亚国家将在与我国互惠互利的基础上,经济得到发展,民生得以改善,国家安全进一步巩固,从而对世界的稳定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第 二,向西开放应当为国际经济社会发展秩序的优化提供重要支撑。随着向西开放战略的推进,包括中国、俄罗斯在内的金砖国家,以及包括中亚五国在内的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发展中国家将能够在国际组织制度层面形成新兴国家联合体和新兴国家战略合作平台,从而形成不同于西方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力量。并且,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区域和次区域合作的发展进程,促进相关国家的发展与振兴,促进国家政治经济秩序的优化。
第三,向西开放应当使传统的“丝绸之路”再显活力,将中国丝绸之路所表达的和平发展愿景变成现实。实施“向西开放”,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再造现代“丝绸之路”的过程,这不仅可以重新强化我国作为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陆路板块的战略重要性,而且会在经济和文化层面把我国和亚欧大陆,甚至非洲大陆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