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集中制的认识和贯彻经历了一个曲折而又复杂的过程。最初民主集中制是作为党的组织原则提出来的,后又派生出领导制度、工作制度、党内生活准则等概念。中国共产党人依据时代的发展和党的历史任务的变化,认真研究和探索民主集中制的具体制度形式,不断推进民主集中制理论与实践,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指导党的建设的理论和制度成果。总之,理清中国共产党认识和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历史脉络,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领导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民主/集中/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党的建设学说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它的贯彻对于党的正确政治路线的推行,起着重要的保证作用。回顾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对民主集中制的认识和贯彻情况,总结这方面经验,汲取有益教训,对于健全党的民主生活,加强集中制,保障党的政治生活正常化,增强党的战斗力,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
中国共产党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和第二国际破产以后成立的,因此,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者在确定走俄国人之路的时候,就把仿效俄共(布)而建立一个共产主义组织看做是中国革命长途的起步点。蔡和森说得明白,“中国于二年内须成立一主义明确,方法得当和俄一致的党”[1]。这集中反映了当时共产主义者心中的愿望。
以俄共(布)为榜样,其内容之一就是要按照列宁坚持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组党。值得庆幸的是,由于共产国际和列宁的帮助,以及中国共产主义者的努力,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在文件中规定了有关民主集中制的条文。虽然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和党的二大通过的《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中国共产党章程》中还没有使用民主集中制这一概念,但在以下几点上是很明确的:其一,党的各级领导机构由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其二,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其三,党员要严格遵守党的纪律。正是具备了这几个基本点,才可以说,中国共产党是按照列宁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诚然,党的一大、二大通过的有关组织问题的文件,在发扬党内民主方面也显示出相应不足。文件中没有从理论上说明发扬民主的重要性,在条文上除规定民主选举领导机构外也很少涉及党内民主问题,其反复强调的则是集中和纪律。如《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通篇讲关于如何进行“严密的、集权的、有纪律的组织和训练”问题。出现这种情况,并不偶然。列宁时代的党的建设是在反对第二国际各国党组织右倾机会主义斗争的背景下进行的,其党的建设学说中因此充满了反对不要严格的组织与纪律,反对无原则的党内和平等内容。中国共产党学习这些内容,并把其反映在党的文件中是“顺理成章之事”。同时,中国的共产主义者在建党的过程中,由于受无政府主义的严重干扰,不得不把反对绝对自由当作思想斗争的重要内容,进而必须强调集中和纪律。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