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法宝”(3)

【案例】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法宝”(3)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衡量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质量也在于解决问题。习总书记之所以对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给予肯定,用中央第一督导组组长王金山的话说,各位常委对自身问题都是不遮不掩,态度诚恳,把自己摆了进去,达到了照镜正容,洗澡除尘,醒脑治病的这样一个较好效果。这表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是谁的问题谁就主动认领,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哪些问题容易发生就注意预防哪些问题,自觉做到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不遮不掩,有病早治,无病早防。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确保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质量,关键是要抓住三条:一是着眼大处。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紧紧围绕影响当地建设方向,影响党委班子凝聚力、吸引力、战斗力,影响党员干部形象和群众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来进行。二是小中见大。发生在领导干部身上的一些小事,其实并不小,往往折射出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的问题。批评与自我批评应贯穿于日常生之中,抓住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展批评,防微杜渐。三是警示在先。防重于治,防的本身就是治。没有问题经常敲警钟,也是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深刻内涵。有效的批评不是等出了问题才吃顶药,而是注重警示在问题发生之前,避免“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促进党的组织健康发展和党员干部健康成长。

“心中无杂念,批评就不难。”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性,是觉悟,是政治责任。真正把批评与自我批评当成家常便饭,关键是要心地宽广。自我批评要敢于脱掉裤子割尾巴,勇于揭短亮丑,自觉触及思想深处和问题实质,完全彻底,不留后手和余地,大胆惹火烧身。相互批评要以诚相待,抱以诚心,闻过则喜,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敢于思想交锋。

正确面对批评和自我批评

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批评犹如一剂良药,虽然刺耳、虽然难以接受甚至令人难堪,但对于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自信、勇敢地直面批评,包容、坦诚地对待批评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应有的基本态度。

满怀自信,用好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开创了新中国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获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爱和支持。共产党人有理由满怀政治自信、群众自信、发展自信。虽然党自身建设上还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相信只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有力武器,就一定能够夺取思想作风领域的新胜利,一定能够获得人民群众更多的信赖和拥护。

敢于直面,勇于揭短亮丑。知耻近乎勇。批评,尤其是自我批评需要极大的勇气。批评不是否定、不是反对、不是攻击、不是负面情绪的宣泄,而是革新的动力。自我批评不是妄自菲薄,而是自我认知、自我进步的过程。抹得开面子,才能看得清里子。一个敢于批评的人是一个真实的人,一个负责任的人,反而更能取得他人的信任和支持。

包容并济,广开思想言路。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批评是刺耳的,批评是令人汗颜的,不排除一些批评是偏激的、情绪化的、甚至是错误的,但我们都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欣然接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让批评者打消顾虑、敞开思想,广开言路。不怕群众批评,就怕群众不批评,群众的批评指正就是对我们最大的爱护和支持。爱之弥殷,责之愈切,越是苛刻的批评,越表明批评者的急切和期望。

坦诚相见,激发民主活力。批评不分身份,批评者和被批评者处于平等的地位,应当开诚布公,有一说一,坦诚地展开批评,坦诚地接受批评。提出批评要处于公心、实事求是、针砭时弊、一针见血。面对批评,要诚恳求教、坦然接受、虚心改正。坚决摒弃表扬式批评,模棱两可的批评,含糊其辞、含沙射影的批评。坦诚相见的批评,扫除的是前进的障碍,带来的是更加有力的和谐、团结。

自我批评要“对准号,像自己,有深度”

作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各单位正陆续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如何运用好自我批评这个武器,使之击中要害、触及灵魂,是保证民主生活会质量的前提之一。最近,东航集团党组在就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的部署中,明确强调领导班子成员进行自我批评的对照检查材料要“对准号,像自己,有深度”。我认为这个要求具体、实在,既是个人撰写对照检查材料的参照系,也是组织衡量每个领导成员自我批评是否到位的尺子。

“对准号”,就是给自己把准脉。不能把呼吸不畅说成消化不良,不能把实脉看成虚脉。对症下药的前提是把毛病看准。如果明明是追求享受,醉迷奢侈,却错误地当成官僚主义、主观主义,这就是没有“对准号”,无益于治病。至于不愿意正视自己的问题,有意搭错脉,“王顾左右而言它”,硬把“阴虚阳亢”说成“阴盛阳衰”,就会错过“治治病”的大好时机,即使在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勉强洗了澡,也因为药不对症,化再大的力气也是虚功,只能加重病情。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