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达国家,与环境正义相关的斗争也在不断增多,环境与社会问题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尽管这些运动经常被主流的环保团体所忽视,尤其是那些穷人、少数民族以及缺乏政治权利者所开展的运动更是如此,但不管怎样,它们都推动了社会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有学者认为,环境正义是为了满足人类需求、提升生活质量(包括经济平等、医疗保健、住房、人权、种族保护与民主等各个方面)、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而对社会进行的直接变革,要实现这些就必须对社会秩序进行重组和变革。作为拉夫运河斗争领导者的路易斯·吉布斯(Lois Gibbs)解释说,环境正义的斗争通常始于一个地方的单一问题,但随后人们意识到问题的根源在于缺乏有组织的政治权利、社区环境的恶化、贫困和种族问题……认识到问题在国际层面的影响……建立一个更加广泛的改革同盟……与公民权利、劳工组织、妇女团体以及医疗保健的拥护者一起……这些新的联盟和合作将会实现真正的民主。[28]
那些在世界各国强权政客与企业家集会场所不断增加的、旨在反对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的抵抗运动,使得全球的斗争与运动联系到了一起,使人们更加关注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这些运动涵盖了各个方面,从国际金融体制的改革,例如“ATTAC”(课征金融交易税以协助公民组织)所提出的思想,到彻底地反对资本主义。
尽管在可持续发展领域有着不同的观点和视角,但它们之间有着共同的思想和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不同的观点和视角增加了分类的难度,但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它们都极大地丰富了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三、结论:迈向可持续发展
尽管就可持续发展的本质、需要何种程度的改变以及变革的方式与执行者等问题存在很大的争议,但现有的社会需要改变,这一点是大家广泛认可的。关于可持续发展,没有一套独立完整的哲学体系,也没有相应的“主义”。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主要是利用已有的政治与哲学思想来进行可持续发展方面问题的探讨。
更加令人困惑的是,人们使用相同的概念,表达的含义却千差万别,对迈向可持续发展应该确立的目标、路线和方法都有着自己的见解。在许多的政治问题中,有些人所说的一些概念可能会暗指其他含义,这使得可持续发展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在一些场合,改革论者和转型论者可能会作出一些让步,以便政府和企业能够接纳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一些人可能会使用更加激进的言辞来转移其所受到的批评。
究竟是维持现状还是转型,在概念和实现路径上有着明显的差别。维持现状论者认为,应该通过管理以及自上而下的、增量的和对现有决策机制的改变来实现可持续发展。转型论者则认为,应该通过政治行动来进行现行社会结构内部和外部的改革,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究竟应选择什么样的道路与方向,目前主要取决于社会中管理层的观点。
在世界多数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并不能成为政治议程的首要问题,有些问题,例如气候变化或饥荒,甚至不能在新闻或政治辩论中受到广泛的关注。然而,以可持续发展、环境和平等问题为核心的挑战将会促使可持续发展在世界政治议程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通常我们所说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是由三个独立却又环环相扣的部分构成:环境、经济和社会。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靠,缺一不可。维持现状的捍卫者们认为,社会不可持续的根源在于缺乏相应的知识和合适的机制,而非社会基本结构。他们认为,无论是为了经济增长而接受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还是为了一个公园而失去牧场,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都是可以达到均衡的。这些均衡表明了人与自然之间持久的概念划分。但事实上,人类依存于大自然,人类社会处于自然界之中,而人类社会的经济体又处于社会之中。人类生活在大自然中,依靠大自然才得以生存并取得财富,因此我们不能忽略大自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