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福林等学者解读三中全会公报(12)

迟福林等学者解读三中全会公报(12)

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确保改革取得成功。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对改革的领导责任。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鼓励地方、基层和群众大胆探索,及时总结经验。

全会分析了当前形势和任务,强调全党同志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增强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牢牢把握方向,大胆实践探索,注重统筹协调,凝聚改革共识,落实领导责任,坚定不移实现中央改革决策部署。要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切实做好各项工作,保持经济社会发展势头,关心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继续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全会号召,全党同志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锐意进取,攻坚克难,谱写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历史新篇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解读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中央建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释放了强烈的改革信号。各级党委切实贯彻履行对改革的领导责任,既然中央已经成立了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地方各级党委都会相应地成立这样的领导小组,进而推动地方的制度创新,不管是经济体制改革,还是社会体制改革,这都是可能推动的。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谢春涛: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充分体现了中央对改革的高度重视和强烈决心。

这轮改革范围之广、力度之大是空前的。以前统筹各方面的改革主要由国家发改委来承担。作为国务院的一个职能机构,国家发改委在制定发展战略,进行宏观管理上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由于改革的复杂性和紧迫性以及加强各项改革统筹协调的必要性,国家发改委在一些方面尤其是政策的制定上受到局限。相对而言,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成立更具权威性,能够保证改革的设计、协调、推进和监督每一个环节的落实,有助于确保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参与过三次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决定起草工作的专家高尚全:改革经过35年,容易改的都改了,剩下的都是硬骨头。目前改革进入了深水区,改革的难度、系统性和整体性都很强,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中央成立一个领导小组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组织保障。

新一轮的改革不同于以往的单项改革,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改革,因此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小组具有强有力的协调功能。

考虑到要精简机构,为了不增加新机构,全面深化改革小组可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基础上,采取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方式。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