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所长王国刚:说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把二者放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上。由此体现了我们前面所讲的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因为市场机制是讲公平的,在市场中各个主体的竞争是公平状态,而不能有政策上的歧视。在同一市场中,因为你是国有的,所以,政策上扶持你,然后你亏损了,后面可以不断地有财政补贴;而非公经济我和你竞争,我亏损了自担。这种竞争就不应该了。所以,这回讲要公平。这次如果要讲亮点的话,它的亮点就强调在这两类的公平上。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 胡鞍钢:党中央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以及十八大,都提出了要建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综合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中国经济的一个创新点。在这次全会中,它被界定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就是对这样的一个创新的制度给予首肯,而且我们还会进一步推动。
可以这么讲,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由中国国情所决定的,其中包括外资企业、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全会公报明确提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这样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过程就使得中国的就业形势更加灵活,劳动力市场就更加具有竞争性和流动性。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既是我们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理性选择,也是必然选择。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全会对于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描述,和以往相比较也是有重大的进步。以前通常说的是要以公有制经济为基础、为主体,非公有制经济为补充或者必要的补充,但现在是把它们两个完全并列,都是我们国家重要的组成部分,重要的基础。这个更加突出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些年来我们的国有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同时在很多领域应该说非国有经济或者说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不是那么快。所以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角度来看,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战略目标来看,应该说从现阶段还是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同时也要完善我们国有经济一整套的办法,包括监管的办法。
全会提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全会提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要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全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全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
全会提出,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要放宽投资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扩大内陆沿边开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