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李阳做“直销” 疯狂英语穷途末路?(4)

【案例】李阳做“直销” 疯狂英语穷途末路?(4)

“疯狂英语就等于李阳,李阳就等于疯狂英语,那么李阳就相当于公司的风向标,他怎么样公司就怎么样,这个在初期是很好的,能够帮助一个品牌很容易建立起来,但是到后来单靠一个人,是很难的。”周鹏认为,这样会导致疯狂英语如果没有李阳去推广,靠其他人去推广会很困难。

而演讲并非是最好的盈利模式。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称,李阳演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销售教材以及冬令营招生,或者有招收国际家庭等的商业目的,这种操作方式一来各学校都已明了,会有些反感;二来李阳经常毫无掩饰地大力推销书籍、集训营,对李阳的个人形象以及对疯狂英语品牌也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欧阳维建在评价疯狂英语的现状时说,“疯狂英语应该用系统化的方式提高商业化程度,这样才能真正形成规模。但李阳太能干了,公司这么多年已经习惯了对他的过分依赖,从管理到生存都依赖他个人,中高端队伍不稳定,盈利模式太单一,这让他一直疲于奔命。他一旦停下来,公司的生存又成问题了,于是他又回到原点。”

李阳也曾意识到这种问题,他曾自嘲还不太懂得这个社会,更不知道如何去掌控一个商业公司。2011年,这种以李阳个人品牌为主的弊端显现出来,包括总裁、教学总监、网络总监、集训营总监在内的多名高管,从广东李阳文化教育发展有限公司集体出走。

强硬的话语权

欧阳维建是最早离开的功臣。

“我跟李阳当时一起做疯狂英语,是我们一起做起来的,后来我发现李阳个人非常强势,李阳骨子里有绝对的自信,能经营好自己的品牌,我们难免会出现意见上的分歧。”2002年,欧阳维建选择了离开。

这种强势自然体现出李阳在公司具有绝对的话语权,而这种话语权事实上也让管理层极为尴尬。

“李阳走得太快了,他一直在台上拼命地往前冲,却忽略了台下的员工是否能够跟上。现实中产生这样一个问题,公司里缺乏能跟他平等对话的人。”欧阳维建认为,李阳经常在台上讲课,对市场人心、对孩子们的需求最为洞察也最为了解,所以到了台下,他迫切地希望员工能够解决他洞察到的问题。

这种以个人为主体的视野一定是以强势为特征的。而台下的员工往往不能跟上他的步伐,彼此之间就会有落差。“毕竟十几年来,只有一个李阳。”

资料显示,李阳除了只身冲在第一线,同样也事无巨细地插手公司的各项事务。李阳曾要求所有总监级别以上员工每天给他发一条短信汇报工作。李阳下了讲台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回复员工的短信。员工稍有不满或有解决不了的问题,都会直接找李阳,导致应有的流程形同虚设。有些员工则直接听命于李阳,旁人指挥不了。

李阳的跳跃性思维和急躁不安的性格也让手底下一些员工很是苦恼。

李阳公司曾经设立过多种售后服务项目:比如口语先锋队、形象大使、疯狂英语俱乐部、李阳疯狂英语高级(全球、终身)顾问等一系列的服务方案,但因为没有明确、固定、成熟的方案,没有一项服务能做到有谋有略,善始善终。

“李阳疯狂英语的事业发展到最后肯定是在人才这一块,他需要多位能够跟他同一个水平、能够平等对话的人。”欧阳维建认为。

李阳也正在不竭余力地培养“接班人”,心中也曾起过退休的念头。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