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政治> 正文

许正中: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大理论和战略突破(3)

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大理论和战略突破

第二个方面,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大理论和战略突破。本来我讲改革突破,但是后边我还要讲改革,实际战略就是改革战略。

全面深化改革不是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单项改革,要做到六个紧紧围绕,这是《决定》里头反复强调的。

第一,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第二,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第三,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第四,在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方面,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第五,在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面,要建设美丽中国。

第六,在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方面,提出了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六个紧紧围绕,这是跟以往不一样的。

有四个方面的重大理论突破,第一个,第一次在全党的文件中把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特别是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对这个命题研究了十几年,什么是治理能力?政府治理,这是很重要的。

第二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关键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这跟过去的提法是不一样的,这是重大的问题。

第三个,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把财政提到了如此高的高度,这也是第一次。

第四个,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

全面深化改革,在重大举措方面提出了14项主要任务,这14项都很重要。

第一,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第一次说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的资源公平的享受回报,说的是一句话,而且同时也要给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市场的竞争、参与国家重大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机会。同时,防止对民营企业不信任。第二,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依法治国。第三,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第四,强化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第五,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像这一次提出国民待遇、负面清单、权力清单,这些词都是针对政府来说的。第六,推进文化体制机制的创新。第七,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第八,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第九,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第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第十一,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第十二,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第十三,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第十四,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

我这里强调的只有两个地方,同时把体制机制定位,一个是文化,一个是城乡发展,这两个方面的发展对中国来说都将是翻天覆地的,没有把文化局限于意识形态之中,束之高阁。根据我的研究,人类社会过去是三驾马车,进出口、消费和投资,现在是切换,切换什么呢?技能、技术和创意,关键是创意,没有创意,经济要想往上迈进很难,没有创意,技术和技能将远远落后,我强调这几个。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认为至少从四个方面可以深化。

第一,内涵是全面的,是整个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的治理体制;第二,制度是成熟的,国家治理水平是检验社会制度是否完善、定型的重要标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改革要形成相对稳定成熟的制度体制,而不是缺乏定势、变来变去的体制机制;第三,主体是多元的,治理与管理的区别就在于治理是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党、人大、政府、政协等多元主体一起进行国家治理,而不是仅仅依靠一种力量,因而也是民主的一种表现,这次提出的协商民主就是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的重要一环;第四,方式是法治的,依法治国,依法治理,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治理方式是法治化的,而不再是简单命令式、完全行政化的管理。   

我们改革的战略突破有两点,一是,成立了国家安全委员会,二是,成立了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这一次,不是像过去一样,由平行部门来执行、来推动这个改革,这是一个更高级的层面,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组长由习总书记亲自兼任,这就证明高度了。负责改革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监督落实。

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同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实际对公有制经济里边的定位也就是三个,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同时在2020年也要让国有资本回报率达到30%,所有的钱都用来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和提供其他的社会民生服务,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非常重要的突破。

城乡要素平等交换,随着城镇化的过程,中国农民的土地问题、农民的身份问题、农民的待遇问题都凸显出来了,它的难度可以说是相当于第二次的土改,而核心就是怎么公平合理的保障农民的利益,另外也使得真正迁入城市的农民能够真正的市民化。

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在制定负面清单基础上,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探索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削减资质认定项目,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把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逐步改为认缴登记制。推进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

责任编辑:杨婧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