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改革举措,社会上总有人担心难以落实到位。此次全会通过一些有力举措向外界表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定改革的决心,狠抓落实确保改革“不放空炮”
当2万多字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公布后,舆论立即给出了十分积极的回应。
这份含有60项改革任务的文件,几乎回应了会前舆论热议的所有问题,显示出胆魄十足。不少人甚至将其与35年前打开中国改革开放大门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相提并论。
这份被寄予厚望的改革方案,提供了怎样的改革思路,又将如何确保改革落实?
为何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
11月15日,《决定》全文公布。在公布之前,新华社播发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十大看点---访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一文,率先预热。
这位来自中央经济核心决策部门的官员对即将公布的庞大改革方案作出整体分析。在分析中,他再次提到了过去多年中央高层在阐释中国发展问题时反复强调的现实基础。 “当前中国存在的最突出最根本问题还是发展问题”,“中国正处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阶段,下一步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和风险,过去支撑快速增长的条件也在变化,只有加快经济领域改革才能释放更多发展动力。”
所以,虽然全会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但坚持问题导向原则,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强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对其他领域改革的牵引作用。
1987年,中共十三大报告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概念,并指出“我们现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判断,是执政党形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的逻辑起点。尽管随着社会治理等问题的迫近,这一表述在近年来的中央文件中似乎不如以前密集,但是,从此次全会的《决定》不难看出,这一逻辑依然十分清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