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须入“无我”之境
奉清清
习总书记“该干的还是要大胆干”的铿锵话语,彰显出“改革的雄心壮志”;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顶层设计,淋漓着全面改革的充沛气韵……当前,深化改革无疑是唱响大江南北的主旋律,是泱泱中华震动寰宇的最强音。面对这个激情燃烧的时代,谁都不应该置身事外。那么,我们该秉持何种情怀和姿态投身其中?笔者认为,面对改革,须入“无我”之境。
“无我”方能“无欲”,无欲者至刚。改革之难,非“无我”不能担当。现在,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前所未有。社会关系之繁、部门利益之障、统一思想之难、触动“奶酪”之阻,横亘在前进路上,绕不过、躲不开。但是,再深的水也得蹚过,再多的困难也得前行,因为我们别无选择!唯有人人进入“无我”之境,拿出“舍我其谁”的豪气,发扬虽百折而不挠的韧劲,直面这些困难和问题,消除发展中的隐忧和羁绊,改革开放才能继续前行,全面小康才能如期全面建成。
“无我”才能“无私”,无私者无畏。千难万难,革自己的命最难!新一轮改革更多的是要打破固有利益格局,改革主体亦身处利益链条之中。如果因担心改革会削弱自己手中的权力、会损害自身既得的利益,而只把改革的“手术刀”向着别人,这样的改革岂能不永远“在路上”?尤其是改革越是向前推进,触及的矛盾就越深,涉及的利益就越复杂,碰到的阻力也就越大。心底无私天下宽。入“无我”之境,公字当头,“刮骨疗毒”舍弃“小我”私利,才能无畏压力、敢于碰硬、敢于动刀,改革的道路才会走得通、走得快、走得远。
“无我”方至“大我”,大我者大成。改革向来只有成功与失败两种结果。现在剩下来的大都是难啃的“硬骨头”、难排的“地雷阵”,改革的风险、难度更大。没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改革精神,就会瞻前顾后、裹足不前,什么也不敢干、不敢试,白白贻误改革良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入“无我”之境,才能跳出计较个人名利得失的“小我”,造就胸怀“苍生社稷”的“大我”。如此,手脚就能放得开,敢于放下包袱、打破坛坛罐罐,敢于“啃硬骨头、闯地雷阵”,成就大业。
自然界的春天,总依时序而来;人世间“春天的故事”,只能靠人去描绘与创造。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入“无我”之境,以无私无畏的责任担当,毫不动摇地推进各项改革,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必将演绎出美丽动人的“春天的故事”,助力“中国梦”成真,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业”。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