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几个问题的思考(3)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几个问题的思考(3)

推进党的制度建设,关键是要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不断创新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把创新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与党的制度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要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建立科学高效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以加强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影响和带动全党,使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时代要求和人民期待。

推进党的制度建设,要不断扩大党内民主,改革党内选举制度,强化党的代表大会的选举功能,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保障党员的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要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健全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坚决克服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个人独断专行现象;要加强党内民主监督,真正做到“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

第四是要不断创新制度设计,调整权力结构,建立健全制度执行的制约监督机制。现阶段我国的制度运行中,之所以会大量出现有规不依、有章不循的现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缺乏一整套对违规违制现象进行有效监督和制约的体制和机制,其根源在于我们进行制度设计时,权力制衡意识不强,缺乏对制度执行的制约机制的整体谋划。因此,我国现行的制度设计要创新。对于那些破坏制度、不按制度办事的人和事,应该怎么办?由谁来监督、怎么监督?由谁来惩治、如何惩治?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制度设计时考虑进去。党的十七大在论述如何“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时,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这就是: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三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三权相互制约与协调的制度安排和运行方式,无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一大创新。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内在动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内在动力在于不断深化的政治体制改革。换言之,在当代中国,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证明必须通过不断深化的政治体制改革来实现。

我国原有的政治体制,是一种脱胎于革命战争年代、受封建专制主义严重影响的政治体制。它的最大弊端,就是一方面权力高度集中,另一方面这种高度集中的权力又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导致一系列严重的政治后果。十年“文化大革命”就是这种后果的突出表现。“文化大革命”之所以能够发生、发展,除了历史、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原因之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权力缺乏监督和制约,政治体制和机制不健全、不完善。所以邓小平说,我们过去所犯的错误,固然与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更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