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体系现代化:理论经纬和技术细节(3)

制度体系现代化:理论经纬和技术细节(3)

记者:这次改革不是某一个或某几个领域的改革,而是全面深化改革。这对于执政多年的中国共产党意味着什么?

江必新:从统治、管理到治理,言辞微变之下涌动的,是一场国家、社会、公民从着眼于对立对抗到侧重于交互联动再到致力于合作共赢而实现善治的思想革命;是一次政府、市场、社会从配置的结构性变化引发现实的功能性变化再到民主参与的主体性变化的制度型塑。我们党已经执政64年,无论是在制度建设还是在管理经济社会事务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许多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充分说明我们党在制度建设和管理各种社会事务上的智慧和能力。但我们也要看到,相比社会急剧变化的要求,相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相比当今世界激烈的国际竞争,相比方兴未艾的全球治理运动,我们在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方面还有许多不足,还有许多亟待完善和填补的空间。特别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党的执政能力越来越体现在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既改革不适应实践要求的制度,又不断构建新的制度,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推动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不断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能力。

记者:作为一位公法学专家,您认为对广大领导干部来说,如何把党中央提出来的这个总目标贯彻落实到位?

江必新:我认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键在于创新。对领导干部和公务人员来说,可以积极尝试的治理新方法有:第一,刚柔并举并越来越多地采用柔性方法。其精髓是在一些领域变整治为疏导,变刚性为柔性。第二,契约化和合作规制。其精髓是在一些领域变命令为协商,变指挥为指导。第三,提供服务或社会福利。其精髓是在一些领域变监管为服务,变强制为利导。第四,市场化和竞争机制。其精髓是在一些领域变官办为民营,变垄断为竞争。第五,程序化和科技手段。其精髓是在一些领域变实体为程序,变“人控”为“机控”。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