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改革必须三方面突破
经济领域改革,必须要三个方面起到突破,第一个问题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怎么去完成,就是怎么去让微观资源配置的完全市场化得以实现,就是微观改革要到位,这是难点。我刚才讲到的叫市场壁垒,我给他了一个词叫全面打破市场壁垒,或者叫破除市场壁垒。为什么市场没有发挥决定性作用,连基础性作用发挥也受到限制,原因就是我们市场有太多的壁垒,有市场的准入管制,投资上审批,商品要素没有市场化,地区之间商品要素流动有很多的障碍,地方保护,我们的产能过剩等等,愈演愈烈,因为我们各个地方有自身的保护,很多行业都受到了保护,房地产、酒、烟等。我们的市场是分割的,部门分割、区域分割、行业之间分割,我们尽管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但是没有按照一体化要求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这就是市场的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
公报里讲到市场体系是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企业要市场化,消费者要市场选择、自主选择,这是市场化应有的权力。权益要保障,你不能搞很多的霸王条款,我要买车,不行!因为北京有雾霾,北京交通拥堵,就要限购,就要限行,这不一定是对的。至少我要质疑他,你有什么权力来不让我买车?我为什么不能自主地买车,自我调解,这个方法是行政的,以后要改。或者你通过了听证会就做了这样的一些限制我们自由购买、自由选择这样的决定,包括房子也是这样,限购、限价,当然是不是市场化是另外一个问题,中国的房子问题不是市场化的,所以强调消费者自主选择、自主消费。我们有很多东西都有规定,没有上到法律层面,就是一个省、市、区、县它几个领导开会,然后形成一个东西。比如停车收费,奥运公园那么大地方没人去,你还每小时定5块钱,就是这些东西都是带有任意性,过去因为我们商品紧缺,我们的消费者就是没有权利,卖方市场考虑不了你的消费者权益,现在已经到了买方市场,老百姓自主选择权、自主消费权不能再侵犯,所以我认为这一次特别强调从市场的角度来讲问题,我们的政府主要是服务,企业也提供服务,要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消费者是上帝,这个我认为可以慢慢成为现实。
现在市场体系的障碍是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也有很多壁垒,所以要破除,在整个市场各个环节,从企业、消费者、商品流动本身、市场本身就产生很多的分割阻碍,我们要清除掉。这是为了发展高速公路,我们采取了一个高的回报,本来20年收回一条高速公路的投资,我们可能5年就可以收回了,像首都机场高速,两三年就回来了。政府规定的高价收费,发展也是必要的,目的是为了加速我们的基础设施建设,但是跨省之间的收费,每一个市、每一个省都要设一个关卡,甚至一个省内,这个区域收费跟其他不一样,主体不一样,财政地方政府不一样,收费不一样。大家都记得2010年大堵车,京藏、京津高速大堵车,八达岭高速100公里堵了20多天,成了世界新闻,很重要原因就是收费不统一,设三个关口,到内蒙一个关口,河北一个关口,进北京又一个关口,实际上可以一体的。你把整个市场切成三块,就降低了市场效率。就因为那个事情,我建议取消黄金周期间的高速公路的收费,这个建议中央最后在去年实施了,大家都知道这个提高了效率。破除市场壁垒,建立一个完整的、高效的、统一的市场体系,这就是市场化改革的后半场的最关键的部分。这是我们讲的微观改革。
4.宏微观关系
许多微观上的事情是受到宏观的影响,就像我们现在房地产的泡沫,城市规划的不科学,我以为和宏观上的财税体制有重大缺陷有很大关系。关于宏观和微观的关系,过去我们的做法是先微观后宏观,大家都知道我们微观改革一直在进行,特别是80年代主要是以微观为主,到了1994年,朱镕基任常务副总理的时候,就做了关于四大宏观领域的改革,其中分税制,就是财政改革,包括外贸体制、金融体制四大改革,是那时候重要贡献。当时设计的宏观体制,明显的不适应微观经济或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存在很大的弊端,特别是土地财政这个问题,产生公平调节能力不高,就是我们的二次调节能力不高,同时导致了房地产泡沫等许多问题。所以十八届三中全会在经济领域宏观和微观一起改革,一起完善体制,同步推进宏微观改革,宏微观一体化的改革,这个特征非常明显。宏观是有两大问题,第一个通过政府行政改革来完善宏观调控体系。今年李克强总理做了很多这方面的创新,尽可能减少政府的干预,放权,通过改革来释放红利获利,宏观方面实际上创新很多。
这里面我想重点讲讲财税体制改革,提出了现代财政制度,成为宏观改革的最大的重点和难点,强调财政对经济稳定、发展,调节,形成社会公平是重要的宏观功能,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特别是要立法,要明示事权、财权,改革税制,统一预算,目的是为了改革和完善我们现有的税收制度这么一些问题。
第一个方面就是中央和地方事权、财权的对称性,中央还要增加一些事权,地方可能要增加一些财权,形成一个合理的分工。这里最难是地方税改革,地方税改革既有减又有增,特别是还要扩大一些创新的工具,这个制度不建立起来,征收财产税这个事情不做的话,地方财政的土地财政问题,社会公平问题会出现。现在一个最大的不公平就是少数人有大量的房产,收入差距非常大,而且不交税,没有税来调节,这是一个功能缺失。发达国家市场经济普通都是采取这个制度,为什么我们没有,而且我们有这么多阻力,有利益集团这样的一些障碍。我们必须完善现代财政制度,财税制度上就一定要突破,这微观上是市场体系,宏观上就是财税制度的这种改革。
还有就是破除城镇化的体制机制障碍,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有很多需要改革的方面,三中全会把城镇化这个问题单拎出来,重点加以阐述,而且主要是要从制度上改革上来推动城镇化,这个思想应该是非常清楚。我认为城镇化是发展的一个重点,要通过城镇化的制度创新,破除二元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