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建设:开掘中国政治发展内源动力的战略抉择

社会建设:开掘中国政治发展内源动力的战略抉择

从人类历史发展的某个片断来看,政治发展战略可能成为决定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变量,但从大历史的宏观视角审视人类社会的发展经验,毋庸置疑,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和水平决定着一个国家政治发展战略的选择。中国是在生产力低度发展、基层社会组织化与制度化水平极低的条件下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资源贫乏基础上的赶超型现代化迫切需要强势的公共权威以有效地集中和动员分散的社会资源,为现代化发展提供基本条件,执政党主导的公共权威长期充当了国家建设的轴心力量。事实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特质,就是国家力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居于主导地位,通过主动引入现代经济与生产要素,在发育市场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培育现代社会,最后形成国家—市场—社会良性互动、共同推动转型与发展的战略格局。 通过社会建设激活积极公民权和社会活力,稳步提升公民社会的组织化与制度化水平,是开掘中国政治发展内源动力的根本举措和战略选择。

一、开启社会建设新时代:中国国家建设方略的重心转变

在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战略构想中,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一直是孜孜以求的目标,而对其具体实现路径的探索则一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早在1982年的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就把“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更名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增加“社会发展”的内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因此更加全面和科学。从“六五计划”到“十二五规划”,社会建设的内容逐步充实,并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一道,成为中国国家建设“五位一体”战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大社会建设投入,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集中出台实施了一系列社会政策,如“新医改”方案、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等,中国正迈入“社会政策时代”。而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党和政府系统提出了“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标本兼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社会建设目标。十八大政治报告进一步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和“加快社会体制改革”,并明确了社会建设的基本内涵和工作任务,这标示着中国开始全面实现国家建设战略的第二次转型,即“从经济建设为中心”到“以社会建设为重心”的转型(人们一般把改革开放时代从“以阶级斗争为中心”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视为中国国家建设战略的第一次转型)。以改善民生、公平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为主线的社会建设迅速成为执政党力推的主体性改革,中国已悄然进入社会建设新时代。

首先,社会建设是顺应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必然选择。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家几乎垄断着全部重要的社会资源,执政党是绝大多数社会资源的直接控制者。也正是借助再分配体制和资源垄断体系,中国共产党巩固了新生政权的经济和社会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执政党通过确认人的利益主体地位,为中国社会的有效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撑和活力源泉,也加剧了社会利益结构分化,不同部门、不同单位和不同的社会群体之间,利益目标日益独立,利益边界逐渐明晰化。同时,市场化和社会化的就业机会大幅度增加,非国有经济在整个国家经济活动中的比重已经占到2/3左右,多数劳动力已经在非国有单位中就业。从1978年到2005年,农业劳动力所占比重从71%降至45%,城市劳动力的比重从24%增至36%,而城市内在国有部门和政府部门就业的劳动力从78%降至24%。各种“两新”组织对于国家体制的依赖性已经大大减弱,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游离于传统的国家体制和单位体制之外,中国正在形成单位体制、社区体制两足鼎立的生活空间。随着“社会人”的规模越来越大,其内部的构成成分也日益复杂化,中国社会的阶级阶层结构发生了重大改变,传统的“两阶级一阶层”格局发生了极大的分化。在单位体制日益式微、社会利益结构分化、阶级阶层结构复杂化的背景下,过去政府主导的一元化社会治理模式日益捉襟见肘,备受诟病。因此,主动激活社区组织的活力和公民的积极性,构建国家—社会之间的多中心合作治理格局,通过有效的社会建设培育现代社会组织,增强基层社会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能力,是适应中国社会基础性结构变迁和社会管理体制重大变革的战略抉择。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