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捷:发掘毛泽东思想的时代价值(3)

李捷:发掘毛泽东思想的时代价值(3)

今天我们谈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要实事求是,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其次,要走群众路线,政策是否成功都要以群众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为标准,要确立群众的主体地位。最后,要坚持独立自主。这三方面,应该是毛泽东同志以自己的切身实践对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提供的重要启示。

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三方面既是相对独立的,也是相互关联的。比如说,实事求是的核心是一切要经过实践的检验;群众路线的核心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而群众则是实践的主体。我们今天强调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就是要认识到它既是我们的思想路线,也是我们的认识路线,同时还是实事求是的具体体现。与此同时,要坚持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就一定要独立自主。我们要增强使命感,要对人民群众负责任,这就是毛泽东为我们留下的最宝贵的遗产。在当前的世界局势下,我们只有坚持这三方面,才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启示我们,那就是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重要的是学习它的立场、观点、方法,而不是拿具体的条条框框来约束我们的实践。我们要立足实践,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从实践中总结新的理论,不然就是教条主义,就会面临失败。

第二,毛泽东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改造,对我们具有重要启示意义。这要放在中国近代史的背景下来分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是随着另一场梦的破碎而形成的。中华民族曾经有着非常强的自信心。中华文化是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的文明,它吸收了诸如佛教等诸多其他文明的成果,最终形成一种开放性的文化形态。生活在这种文化氛围中的中国人是自信的。但是,这种自信随着我们近代在世界民族之林的落伍而逐渐丧失了。近代以来,中国仍停留在农耕社会的缓慢发展状态,而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日益显示出其先进的一面。经济上的落伍就造成了文化上的落伍。而新的文化没有及时建立起来,我们民族的自信心就开始丧失。直到现在,我们仍然觉得西方文明高于东方文明。

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历史任务,即中国新的文化自信心从哪里来?那就是要以更大的包容心态去创造新的文化,盲目排斥西方文化和全盘西化都是不可取的,我们要始终牢记,中华文化的根是不能失去的。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