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校长家长“演双簧” 以罚代管当反思(4)

【案例】校长家长“演双簧” 以罚代管当反思(4)

校长家长“演双簧”,教育不该当小丑!

这种假罚款的确能起到让孩子长点记性的作用,吃个瓜子就要100元摆平,吸支香烟就要500元摆平,这样的惩罚力度,孩子们必然会牢记心间。但是,同时牢记心间的还会有什么呢?就是一些错误的思想观念。

首先,这会让孩子形成追逐金钱的思想。在孩子们心中,必然会感受到金钱的重要性,这种认知还会影响到他们成年后的生活,让他们产生错误的金钱观。他们会在这种“钱很重要”的观念中,把追逐金钱当做一种游戏,甚至是为此丢弃了做人的底线。眼下,社会上对金钱的认识已经产生了错误的认知,再把孩子逼上唯钱是图的路上,就会是教育的失败。

其次,会让孩子形成金钱万能的观念。违反了校规校纪,用金钱就能摆平,这传递给孩子的就是金钱是万能的感受。他们会深深感知,原来金钱除了可以买东西,还可以买违规。一旦这样的观念在心里形成,他们步入社会后,就会延续这种认知,他们再也不怕违规乱纪,因为他们知道用金钱可以收买一切。他们成为官员兴许就会是贪官,他们成为商人兴许就会是奸商。

校长家长联合“演双簧”的初衷自然是善意的。但是,善意掩盖不了错误。罚款这样的事情本来就诟病多多,尽管在社会上也存在着各种罚款现象,但是这真的不是社会管理的最好办法。这种罚款方式的管理留下了很多后遗症,违规了罚款,犯法了罚款,这助长的是有钱人的“有钱就是大爷”的心态。而当学校也用这种方式吓唬孩子们的时候,未来的孩子们参与社会管理的时候,是不是也只有这种手段了呢?

最为关键的还在于,学校是传播知识,传播文明的地方。而这种假罚款实际上就是不诚信,不诚信就是不文明的一种。纸总是包不住火的,即使眼下他们不知道真相,日后早晚会知道真相,校长和家长都没有了诚信,孩子们今后还会诚信吗?

校园管理是有点难度,因为现在的“熊孩子”确实不少。但是,他们的心地是善良的,他们是有可塑性的。这需要教育部门多做点事情,而不是走歪门邪道。

“演双簧”的时候,演员的角色往往是“小丑”,我们的教育部门不能当这个“小丑”。

校长家长“演双簧”以罚代管托不起教育之重任

校长家长“演双簧”这样的法子都能想得出来,真可谓殚精竭虑,用心良苦。但“无论是真罚还是假罚,实质都是教育上的偷懒行为”,是将教育的责任推给了家长。一旦孩子知道了假罚真相,不仅不利于其诚实品格的形成,而且很容易激起逆反心理。校长家长“演双簧”以罚代管托不起教育的重任。

“学校动不动就罚款!”的以罚代管,确实会有一时的作用。家长限制了学生的零用钱,“孩子在校没钱吃饭”,谁愿意饿着肚子上网?更何况还会遭到家长的呵斥?这不是学校将教育的重任推给了家长吗?这不是教育的偷懒又是什么?看似温情脉脉,其背后实际是一种粗暴教育。

我们承认教育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教育是万万不能的。“面对犯错的孩子,除了罚款还能做些什么,既考验教师的教育技能,也体现教师的教育理念。”以罚代管,不仅是粗暴教育,向学生灌输的是金钱至上理念,更是教育者的无能。之前该校管理特别松散,到了晚上,一半学生都不知道去哪儿了。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找准病根治“胃病”。学生不学习,一定有另外的吸引力,或迷恋上网,或学困。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留住人也留不住心,表面被罚款驯服了,内心也不安分,更不会将精力用到学习上去。学校不该让学生怀揣着“疙瘩”离开校园,校长家长“演双簧”以罚代管托不起教育的重任。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