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双腿”并进奔向“好日子”(3)

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双腿”并进奔向“好日子”(3)

“城市群”和“中小城镇”并重

一方面,要依托大城市发展城市群,让大型城市群起到新型城镇化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大中小城镇建设力度,发挥其就地城镇化主战场的作用

在北京朝阳区香河园街道,来自四川省内江市的李长江经营着一家铝合金门窗店面。他来北京已经11年了,最近却动了回老家的念头。一个原因是北京的生活成本越来越高,租房租店面的成本提升;另外一个原因是他的孩子明年就要高考了,按照规定必须回原籍报名。

在我国,像李长江这样的流动人口大约有2.3亿人,大多集中在大城市。他们虽然已经在城市生活多年,却依然保持了农民的身份,没有享受到城市人口所能享受的大量优质公共服务。

“中国城镇化路径抉择是背井离乡,还是就地拥抱希望?是选择就地城镇化,还是进行异地转移?我认为应该是‘两条腿走路’,就地转移为主,异地转移为辅。”辜胜阻表示,新型城镇化不是单纯把大城市做大,也不是单纯发展中小城镇。一方面靠依托大城市发展城市群,让大型城市群起到新型城镇化的带动作用。一方面是加快发展“五线城市”,让其成为农民就地城镇化的主战场。

辜胜阻所看好的“五线城市”,指的就是中小城镇。如广东的虎门,目前依然是东莞下辖的一个镇,但是高峰时期虎门人口达到100万。本地人口10万,外来人口90万,这本身就是“五线城市”的雏形。从长期趋势来看,这样的“五线城市”将向农业人口最大限度“敞开胸怀”,更多的像虎门这样的小城镇会快速变为城市,当地的农民可以选择在将来的“虎门市”就地变为市民。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从“全面放开”到“有序放开”,再到“严格控制”,彰显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

“解读会议精神,就是要求走出一条在中小城镇就地就近新型城镇化的路子。”尹成杰说,现在全国每天有300个自然村消失,这样的城镇化是“记不住乡愁”的。2500多万农民工在城市和农村间流动,这种流动虽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给社会、城市及农民工家庭带来巨大压力。

就地就近中小城市城镇化的路子应该提升到优先的地位,这样可以使农民就地就近得到就业机会,利用空余的时间又可以回去照顾农田。这种做法可以缓解大城市的压力,也有利于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形成。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顾朝林给出了推进新型城镇化具体建议:一方面建立具有地域特色的城镇化政策区。对于不同阶段的城镇化地区实施不同的政策,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另一方面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国家城市体系。在中国集中培育30个城市群,既包括全球层面竞争的城市群,也包括成长型的城市群和欠发达地区在内的培育型城市群。其中,后两个城市群将成为农民就地实现城镇化的重点区域。当然,在政策制定过程中,也要充分尊重农民异地城镇化的选择。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