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双腿”并进奔向“好日子”(4)

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双腿”并进奔向“好日子”(4)

“县域经济”与“配套服务”共行

没有产业作为依靠,新型城镇化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下一阶段必须建立产业政策与城镇化政策联动机制。同时,服务必须跟进,这样才能真正聚起“人气”

在对李长江的1小时采访中,记者清晰体会到了他的纠结:习惯了大城市的节奏,不知道还能不能适应家乡的生活;那里的市场环境还能不能接受他赖以为生的工作。如果不能,他只能到家乡附近的纸箱厂去打工。

李长江的纠结反映的是城镇化进程中普遍问题。多年来,大多数中小城镇的发展远远滞后于大城市,而中小城镇城镇化也远远滞后于大城市的城镇化。

“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城镇化建设,必须产业先行。”辜胜阻建议,以特色城镇小产业为依托,建设一批特色小镇。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扩大就业,增加居民的收入。国家则做好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规划,优化布局,引导产业从大中城市和中小城市向小城镇、小城市转移,形成企业发展的龙头,带动小城镇的经济发展。

“没有产业作为依靠,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产业的城市转移去的人就没有就业,这是难以持续的。”尹成杰表示,下一阶段必须建立产业政策与城镇化政策联动机制,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利用一些地方的经济特色,产品特色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做大小城市、小城镇的产业,这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必然选择。

产业是以中小城镇为重点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基础,但如果要真正聚起“人气”,让农民工从大城市回到小城镇实现就地城镇化,还需要现代服务业的跟进。在这方面,中小城镇的“欠债”更多。

“新型城镇化要着力发展多层次、广覆盖的现代服务业,推动城乡消费观念更新和消费结构升级。城乡个私企业、家庭农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民营企业,能够在现代服务业中抢占商机,把这一块市场做大做活。此外,农民和普通市民个人谋求自主就业创业,或者以城镇社区和现有农村供销合作社、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社等为依托,发展自助型、互助型社会经济组织,构建城镇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基层自治平台,将是新型城镇化助推经济结构调整和市民社会成长的一个良机。”尹成林说。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