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四个坚持”踏实群众路线

强化“四个坚持”踏实群众路线

核心提示:习近平指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在深入推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时期,怎样通过开展活动查改“四风”顽疾、密切干群关系、使群众路线真正惠及群众,是党员干部需要冷静思考的现实问题,笔者认为,须做到“四个坚持”。

习近平指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在深入推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时期,怎样通过开展活动查改“四风”顽疾、密切干群关系、使群众路线真正惠及群众,是党员干部需要冷静思考的现实问题,笔者认为,须做到“四个坚持”。

坚持深入群众、理解群众,心里想着群众。“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欲流之远,必浚其源。”党员干部只有植根群众、服务群众,才能汲取营养、茁壮成长,与群众的距离远近、感情疏亲,直接关系到群众工作能否做深做透做细做实。要主动走进群众,加强同群众的沟通交流,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多做“三不定”的“微调研”,多搞“走上门”的“微服务”,扎扎实实做工作,通过坦诚布公的贴心交流,无微不至的热情服务,赢得群众信任,真正做到把“诚意”带下去,把“意见”带上来;把“思考”带下去,把“思路”带上来;把“实事”带下去,把“满意”带上来,始终把“群众心声”放在心中第一位,把“群众满意”放在工作目标第一位。

坚持正视问题、挖掘问题,常怀问题意识。刘云山同志强调,“要树立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直面问题、研究问题、回答问题,积极推动问题的解决,集聚推动发展的正能量。”党员干部要把“思考”当成习惯,养成化解“问题”的理性思维,做到“心系群众”关注民情,“常思己过”不忘初心,“由己及人”善意提醒,要善于透过现象分析问题本质,把好弊病“七寸”,正中问题“靶心”,破解作风“顽疾”。要把群众路线的问题查摆工作当成是“观人识人”的“眼力”考验,“摒弃私念”的“魄力”考验,“求根溯源”的“智力”考验,以揭露“问题”推动正风肃纪。

坚持立学立改、深查深改,建章立制整改。“改革就是最大政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以“改革”为进路,从作风顽疾改起,从思想观念改起,从制度建设改起,把“改革”的落点放到服务民生实事、服务经济发展的宏伟事业上。对于党员干部而言,无论是参与学习教育,还是深刻查摆问题,直接目的都是为科学整改巩固基础。通过集中学习,既要有“感悟”,更要有“进步”, 要对照党章、对照廉政准则、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对照群众期盼,看清“镜子里的自己”,及时“清污除垢”,保持“风尘不染”的高尚节操;面对查摆出的问题,要勤于归类汇总、通力协作、“逐一销号”,要像“医治脓疮”一样,清理病灶还需挤除脓血,把准问题“脉门”,做到“断木掘根”、标本兼治;要深入研判,构筑制度“高墙”,树立法制公信,通过建立长效机制,把“四风”消灭在制度的“笼子”里。

坚持真抓实干、务实苦干,鼓足干劲争先。“唯有实干,才能有所作为”,党员干部要从服务群众切身利益着手,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民生实事。要抓重点、抓难点、抓关键、抓实质,既要在心中思考,又要在笔上凝练,更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不可盲目追求大而全,“眉毛胡子一把抓”,样样都想搞,样样做不精,反而陷入“坐而论道”的说教主义,非但给工作平添阻力,而且于事无补,终究一事无成。不妨立足“小切口”,围绕一件具体工作,系统构思每个环节的安排部署,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抓好落实,以做好一件小事为基础,总结经验、推演延伸、举一反三,才会从“点上放光”带动“面上开花”。固然,“成大事者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党员干部要吃得了苦头,耐得住寂寞,要有奋勇向前的顽强毅力,不能遇到挫折就敲“退堂鼓”、打“急转弯”,要先修“韧”心,再争实绩,扎实走好群众路线。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姜波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