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担任主席国具有重要意义
在“亚信”步入其第三个十年之际,中国首次担任“亚信”主席国并承办“亚信”峰会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中国在“亚信”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有利于“亚信”的发展。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又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还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其领土连接东亚、北亚、南亚、中亚,又经丝绸之路与西亚密切相通,在亚洲处于“核心”地位。因此,中国担任“亚信”主席国,可凭借自身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深厚的文化底蕴、崇尚宽容的优良传统,进一步促进“亚信”成员国的互信与合作,把“亚信”进程提升到更加深入和务实的新水平。
其次,在“亚信”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有利于中国为自身创造更为良好的周边环境和地区环境。近年来,中国积极开展周边外交,特别注意发挥上合组织、中国-东盟、东盟与中日韩等多边机制的作用。
中国在“亚信”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可使“亚信”成为中国拓展周边外交的又一重要平台,有利于中国的周边安全,特别是中国西部的稳定和发展。“亚信”成员国和观察员中也包括与中国有争端的印度、越南、日本、菲律宾等国,可以为中国与这些国家进行对话和沟通提供一个“多边搭台”的渠道。
最后,在“亚信”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有利于中国建设性介入国际事务,在全球发挥更大影响。可以看出,“亚信”成员国和观察员中包括许多冲突热点的对立方和当事国:如印度和巴基斯坦、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伊朗和美国/以色列、在中东剧变中十分活跃的土耳其、卡塔尔和阿联酋,以及目前局势仍然不稳定的埃及、伊拉克、巴林和阿富汗等国。
因此,“亚信”为中国提供了一个建设性介入诸多热点问题并积极劝和促谈的广阔舞台。同时,“亚信”成员国和观察员在许多全球性问题上既有共同点,也有分歧。作为“亚信”主席国,中国可以利用举办峰会等有利时机,以求同存异的精神细致运作,团结亚洲各国,形成亚洲声音,在全球事务中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
“亚信”上海峰会推动“向西开放”战略
2014年,舆论界开始关注“亚信”上海峰会的几个亮点。其一,上海峰会将倡导亚洲精神,体现中国特色。国内外观察家普遍认为,这次峰会既然在中国召开,必然会体现中国特色,也就是从中国视角阐述“亚洲精神”,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对重大问题的看法、外交思想和理念等体现在会议的方方面面,特别是会议的最终文件中。
专家们指出,以下一些观点将成为最终文件的核心内容:(1)办好亚洲的事情,必须依靠亚洲各国和各国人民的团结协作;(2)成员国应锲而不舍地增进信任与协作,共同建设安全稳定的亚洲、发展繁荣的亚洲、和谐进步的亚洲;(3)今后应就国际热点问题积极展开磋商,促进以对话和谈判的方式解决冲突;(4)要尊重各国维护国家统一的权利,尊重各国独立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尊重各国平等参与国际事务、平等发展的权利;(5)“亚信”机制要与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共同体、东盟等组织和机制加强合作,构筑伙伴关系网络,实现优势互补;(6)应坚持互利共赢,发挥各国的经济互补潜力,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共同发展和繁荣。
其二,通过峰会推动“亚信”发展成为正式国际组织。“亚信”从开始活动至今已有20多年,取得了丰硕成果,“亚信”成员国、观察员和国际舆论界普遍认为目前已到了“亚信”从论坛发展为正式国际组织的时候。对此,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程国平在哈萨克斯坦驻华大使馆举行的“亚信”成立20周年招待会上表示:“中方支持‘亚信’下一步发展成为正式国际组织”。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