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顶层设计: 经贸+战略双驱动(3)

中国外交顶层设计: 经贸+战略双驱动(3)

问计2014周边外交如何破局?

支招一:

让行动跟上预期

周方银认为,2014年中国周边外交工作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如何使中国外交后续的行动跟上已经形成的预期,让很多大的思路和重要的提法落到实处。

在过去一年,中国周边外交十分进取,并且已经取得多方面有形和无形的成果,在这种情况下,未来一个时期,周边外交可以更好地实现进取与克制之间的平衡,形成一种在本地区有作为但很亲切、令人安心的中国外交形象,这也有助于从长期营造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使周边地区成为中国崛起的积极推动因素。

金灿荣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认为2013年中国的周边外交工作开了好头,中国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宏大设想,外界对此的期待非常高。2014年的首要工作就是要将这些宏大设想付诸实践,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纸面上。

支招二:

战略主导 经济支撑    

金灿荣还提醒,中国经略周边的宏大畅想面临着不小的困难。他举例说:“中国提议修建的中吉(吉尔吉斯斯坦)乌(乌兹别克斯坦)铁路,被外界认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内容,然而修建这条铁路的建议在去年12月被吉尔吉斯斯坦总统公开拒绝。”

有意思的是,阿坦巴耶夫的此番言论是在其刚刚结束对莫斯科的访问后作出的。无独有偶,俄罗斯也在去年底开始于与中亚国家交通部门专家共商修建“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铁路”的前景。

金灿荣意味深长地说:“中国的举动被某些大国认为动了自己的奶酪。”在谈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设想时,金灿荣解释说这个设想的目的是希望能将太平洋与印度洋打通,但现在印度作为该地区的大国,其态度尚不明确。

外交学院教授苏浩呼吁,中国在2014年周边外交应该战略安全与经济合作“两手抓”,以战略安全的协调为主导,以经济社会融合为支撑,推动中国周边问题的解决。

苏浩解释说,在当前东亚合作进程中,产生了一个悖论现象,即中国与东亚国家间的经济合作越来越密切,可是中国与东亚周边一些国家的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相互关系因领土争端和海洋安全问题而日益紧张。我们重视是东亚的区域合作和经济一体化,短板却是战略安全。

支招三:

提升战略竞争手段  

苏浩进一步阐释说,2014年我们主要应该在东海和南海两个方面补上战略安全这块短板。在东海,中国应采用战略竞争性手段切入,更多强化我们在东海的军事能力和海上执法力量,提升中国的战略地位。他指出,美国并不希望和中国正面对抗和直接冲突,因而也将会在一定程度上约束日本。美国战略再平衡的意图,就是解构东亚一体化进程。美国要在中日之间打入楔子,而钓鱼岛是个有效的切入点。而习惯于当东亚老大的日本,不甘沦落为二等国家,所以试图联合“海洋东亚”来对抗“大陆东亚”,掀起一场与中国的战略性竞争。

周方银也认为,未来一个时期,中日是周边博弈的焦点, 他表示,中日博弈有它自身的复杂性。

一方面,中日本身存在若干结构性矛盾,历史问题、钓鱼岛问题、地区主导权问题等问题都交织在一起。

另一方面,日本还在一定程度上作为美国的代理人与中国在博弈。中日博弈的结果,对于未来的地区秩序以及中、日分别在东亚地区的地位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周边外交大事记

2013年,中国周边外交开创出新局面。中国同周边21个国家开展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级别交往,基本实现了高层交往全覆盖。

2013年,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升到新阶段。在过去的一年,中俄元首先后5次会面,两国经济、能源、人文、地方、军事等各领域合作提升到新水平,国际战略协调与合作提升到新高度。

2013年,中国针对菲律宾等个别国家在南海的侵权行为进行斗争。与东盟国家在《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框架下举行“南海行为准则”磋商。同文莱和越南就海上共同开发达成一致。

2013年10月,中国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确立了今后5至10年中国周边外交的战略目标、基本方针和总体布局,为周边外交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前景。

2014年,中国两场贵宾云集的“主场外交”看头十足,时隔13年,APEC峰会再回中国,将于今秋在北京举行;今年5月,亚信峰会将在上海举行。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