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共兴亡的历史文化追溯 (4)

苏共兴亡的历史文化追溯 (4)

二、苏共亡党的真正失败者——不是马克思主义

和共产党而是教条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者要深入研究苏共垮台、苏联解体的原因,就必须首先界定清楚真假马克思主义、真假社会主义和真假共产党这样一些基本概念。[1]

早在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列宁就已经觉察到文化落后造成了无产阶级政权扭曲的现象。他提出,苏维埃政权在原则上实行无比优越的无产阶级民主,可是这种文化上的落后却限制了苏维埃政权的作用并使官僚制度复活。但是,列宁的过早去世使其极为重要的文化革命思想和具体建议没能在全党形成共识、引起重视和继续深入的探索。

斯大林执政时期,苏联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研究工作和宣传工作放在突出的地位。但是,由于思维方式和理论水平所限,更由于大清洗运动——残酷的党内斗争造成的偏激化,斯大林等苏共主要领导人对列宁的思想特别是晚年思想的认识缺乏深度,而且重视不够,甚至有些方面完全背离了列宁的原意。结果,文化建设的有机过程,对世界文化的消化吸收,以及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高级模式的塑造都被以最粗暴的方式中断了。在俄国开始了一个新的文化自我孤立时期、精神空虚时期。[2]

斯大林去世后,苏联有过一段“解冻”时期,但正如前苏联学者尼·马斯洛夫指出的“除了把所有责任推到斯大林个人身上、在全党造成不少思想上的混乱外,并没有真正激起全党认真思考关于斯大林文化模式和关于党的自身建设等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3]

实际上,无论是赫鲁晓夫,还是勃列日涅夫,他们自己同样也接受和纵容搞个人崇拜,他们的执政风格也是专断的。苏共内部,事实上已经丧失了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应有的实事求是的实践勇气,以及思想文化与时俱进的理论勇气。

纵观苏共历程,在1991年前后的苏东剧变中失败的不是马克思主义,失败的是自斯大林开始逐渐脱离实际,乃至戈尔巴乔夫最终背叛马克思主义,唯西方马首是瞻的另一种形式的教条主义、机会主义;失败的不是社会主义,而是自赫鲁晓夫开始,逐渐脱离社会主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的本质,搞美苏争霸,拖累人民,乃至戈尔巴乔夫最终背叛社会主义的另一种形式的资本主义——社会民主主义,其“新思维”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背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实际上是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表现;失败的不是真正和原来意义上的无产阶级先锋队——苏联共产党,而是自赫鲁晓夫开始,逐渐脱离、背离共产党无产阶级先锋队的阶级本质,乃至戈尔巴乔夫最终背叛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人民群众,从本质说已经完全蜕化变质的资产阶级政党。这里并不是在渲染“文化决定论”,只是想强调文化建设和文化能力的提升对社会主义执政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