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与现实中国乡村

农业现代化与现实中国乡村

经过了农业税时代和“新农村建设”为主旨的大量财政资源投入两个周期后,在新一届政府的施政纲要“四化同步”中,“新型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成为新时期的中国农村政策重点。其实质是,在“城乡统筹”的话语下,让更多半工半农的农民完全脱离农村“市民化”,同时将空出来的土地集中,进行更具规模化的“现代化”经营。

在中央政府稳增长、扩大内需、扩大名义城市化率和对粮食自供率的担忧,以及地方政府GDP竞争、土地财政和急切改变地方面貌的动力下,这种“城市化”、“现代化”想象及其具体执行将对中国农村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中国农村发展应该走什么样的路径,合理的未来中国农村应该是一幅什么样的图景,是当前各界争议颇大,而讨论并不充分的重大问题。

分化的村庄

一个基本事实是,中国地域宽广,各地农村情况千差万别,而且,由于中国近30年的工业化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色,使得与工业紧密相关的农村,依照与工业社会的不同关系,呈现出了明显的多样性特征。

它们主要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约占5%到10%的与城市和工业社会关系最为紧密的沿海和大中城市郊区农村,这里的农民已经基本上成为工业社会的一部分,绝大部分也以地租或产业集群的方式分享了工业社会的收益;二是中西部和华北等人多地少的传统农业重地,主要劳动力在外务工,老人、孩子在家进行传统农业种植的半工半农村庄;三是像东北等少数地多人少,适合大规模机械生产的农村;四是一些交通不便、生产生活条件较为恶劣的农村,尤其是山区村庄,大批农民移居,已呈现空心村迹象的村庄。

对以上几种村庄进行区分,在此基础上做出不同政策安排,是合理的农村政策的起点。比如,对第一种村庄所属的村民进行城乡一体化的统筹,使之成为完全城市化的一部分,剥离“农村”的讨论语境;第二种村庄则是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农村政策最重要的落点,在一部分能够完全融入城市生活的村民退出之后,这些村庄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仍将存在大量的农业人口,农民的就业生活问题与农业的发展问题相比,对当地具有同等甚至更为重要的位置,在这些地区盲目搞“农业现代化”,可能给当地农民带来巨大隐患;三是农业规模化经营的重点区域;四是可以考虑淡化公共设施建设,退耕还林等,以村民个体为主要政策落点,比如对其转入其他条件较好村庄或进入城镇生活进行补贴。

遗憾的是,目前中国无论学界、媒体圈还是政界,谈起农村,多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在制定农业农村政策时,也仍然主要以笼而统之的农村概念作为基础,使得中国目前的农业农村政策缺乏较强的针对性。

最显著的是,在仍有2.1亿农户的情况下,除少数中西部补偿较低地区外,通常盼望征地、但为获更高额赔偿而抗争的少部分城郊农民时常成为被剥夺农民的代表;而谈到农业现代化之时,具有大规模生产基础的东北和农业人口退出充分的郊区家庭农场等“并非主流农业社区的地方”成为讨论主角。

在前一种情况下,有巨大土地收益可能的郊区农民与一般要靠农地种植谋生的农民已是两个阶层;在后一情况下,以不典型地区的经验来讨论普遍话题,一个结果可能是,地方政府在利益驱动下,在目前尚不适合大规模推广规模化经营的主流农村地区推行“农业现代化”。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