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与现实中国乡村(3)

农业现代化与现实中国乡村(3)

正视现实主流农村

在取消农业税后的近10年时间,中央实行大规模资金直接投入农村的直补式“新农村建设”政策。包括韩俊等在内的许多“三农”学者称之为“中国农村的黄金10年”,但在不少人眼里,这种政策由于延续了城乡分立的结构,既不利于加大农民工消费的“城市现代化”,又不利于规模经营的“农村现代化”,被认为并不成功。

从调查中看到,当前主流粮食产区的农民在财政大量补贴的情况下,虽然生活总体安稳,但小农户种粮收入不高,确有自发规模化经营和增加收入的热情。

然而,必须明白的一个前提是,在工业化社会中,与工业相比,农业天然是一个弱势产业。在已经工业化的发达国家中,通常都会对农业进行大规模补贴,使得从事农业生产者的生活达到与城市人口相近甚至更高的水准。

而中国目前仍处于工业化爬坡阶段,在这种情况下,试图开动马力,让农业达到与工业一样的“发达”程度,只可能出现一批受政府扶持的“样板农业现代化”,对最广大的农村和农民并不会有大帮助。反而可能因为制造样板的需要,抽夺本应属于他们的土地和资金等资源。

比如,有人经常引用为家庭农场良好典范的例子,一个是黑龙江省30多户拥有的1万多亩的大水稻田,一个是中国最发达区域上海市郊区的户均百亩的家庭农场。这些地区显然都不是当前“三农”问题的主要场所,从中得出的经验,也无法推广至人地关系紧张的华北、中原和中部地区“三农”问题主要区域。

所以,在目前这种“现代化”和“城市化”的政策热情之中,重要的是,必须正视中国的农村现实。据农业部统计,目前中国3亿亩流转土地中,真正转到集体经营、合作经营和企业经营等其他主体去的,大约只有1亿亩。中国仍有2.1亿户小农,农村90%以上的土地仍然是以小农户为主的家庭在经营。虽然粮食进口逐年增加,但中国粮食生产连续10年增长,口粮自供率并无问题,其他农产品同样供应充足且价格合理,事实上并没有出现需要通过规模化提高生产效率来满足供应不足的迫切性。

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在中国工业化逐步推进中,中国农村居住人口会从目前的7亿多逐步减少,但仍将是大量人口居住劳作的小农社会。即使在城市化达到峰值之后,根据不同学者的测算,中国的农村人口也将保留在3亿到4亿左右。看清这个缓慢的过程和也许并不怎么“现代化”的终点,政府在制定政策之时,才可能去除一夜之间将中国农村改造成大规模生产的想象。

这种也许需要几代人反复才能完成的“农业现代化”过程,需要有历史的耐心。但对于一个需要政绩的地方官员而言,他的任期显然只有几年,完成一个“规模化经营”项目,当然最好是只争朝夕。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