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立德树人的必由之路(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立德树人的必由之路(2)

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构建大中小学校德育课程之间的有效衔接,增强教育的系统性。立德树人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贯穿大中小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既要求每一学段的德育都能够实现“课程”覆盖,又要求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德育课程都能够实现“无缝”衔接。因此,我们一方面要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接受意趣,科学设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构建分层递进、螺旋上升、整体衔接的内容序列,实现好中小学思想政治课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衔接;另一方面要注重大中小各学段的德育工作的整体规划,在中小学要统筹政治、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课程的育德功能,在大学要统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它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以及专业课程的德育功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各门课程之中,使各门课程都能发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创新大中小学德育课教育教学,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小学“思想品德课”、中学“思想政治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学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载体、主渠道和主阵地,创新学校德育课教育教学,对于青少年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学校德育课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以来,在中宣部、教育部的领导下,集结全国学术力量组织编写出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并确保教材在高校得到统一使用;培训骨干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推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把教材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但从教材内容、课堂效果、教师队伍素质的状况看,都还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方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材之中,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实现好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实现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体系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体系的转换,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域面临的新挑战,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肩负的时代使命。

(作者为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教授)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