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的公平和平等,是18、19世纪的资产者打算在封建制的不公平、不平等和特权的废墟上建立他们的社会大厦的基础。”[34]而起点的公平、过程的公平和结果的公平则是20世纪初期诞生的中国共产党建立社会主义中国的基石。中国共产党把公平正义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首要价值和本质要求,这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道义要求。中国共产党公平思想的生成与发展,不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思想的科学性与革命性,同时也历史地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的过程。温家宝说:“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35]从起点公平的探索到过程公平的实施,再到结果公平的追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90多年来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勇于担当的实践精神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探索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的历程。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公平提供了制度前提,到依法治国方略为实现公平提供了保障,再到民生建设为实现公平提供了重要手段,体现了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
注释: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4—15页。
[2]宋增伟:《制度公正与人的全面发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73页。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22页。
[4]李松玉:《制度权威研究:制度规范与社会秩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25页。
[5]《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14页。
[6][美]约翰·罗尔斯著:《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1页。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325页。
[8]《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71页。
[9]《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7页。
[10]《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1页。
[11]《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657页。
[1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2页。
[13][古雅典]亚里士多德著:《雅典政制》,日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第15页。
[14][美]伯尔曼著:《法律与宗教》,梁治平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第28页。
[15]胡锦涛:《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代表和全国大法官、大检察官座谈上的讲话》,新华社,2007年12月25日,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07—12/25/content_7312412.htm。
[16]《毛泽东书信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80页。
[17]《谢觉哉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642页。
[18]《毛泽东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28页。
[19][20]《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33页;第146—147页。
[21]《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1页。
[22]《江泽民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9页。
[23][24][28]《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8页;第32页;第37页。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