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积极实施动静结合的粮食安全战略

河南:积极实施动静结合的粮食安全战略

摘要:应根据各个地区的不同条件,分类指导,合理确定不同区域在全面实施动静结合的粮食安全战略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重点发展目标、核心举措和奖罚办法,切实做到既有目标,也有抓手。

2013年12月10日至13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2014年我国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明确提出“要依靠自己保口粮”和“抓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2013年12月23日至24日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不仅重申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而且具体要求“善于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适当增加进口和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同时举行的河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也要求“加快推进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既解决好自身吃饭问题,又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党中央、河南省委在高规格的会议上一再强调粮食问题,已经充分表明了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预示着全国从上到下都将“绷紧这根弦”,切切实实地行动起来。

河南作为国内外闻名的粮食生产大省、粮食消费大省和粮食加工大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更是义不容辞、责无旁贷。但从全省的实际情况看,人口刚性增长与耕地刚性减少还在悖逆变动,人口已达1亿人以上,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亩左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大约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2,人多、地少、水缺的情况已经比较严重。全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央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环节,就是要与时俱进、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地确定本省的粮食安全战略。再具体一些讲,就是要实施更能符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更新颖、更全面、更完善、更牢靠、更深刻,对完善粮食安全战略具有特殊意义、示范意义、典型意义和战略意义的粮食安全新战略——动静结合的粮食安全战略,为全省实现夏粮总产“十二连增”和粮食总产“十一连增”找寻发展出路、夯实跨越基础、调整空间布局和优化产业结构。

动态粮食安全战略与静态粮食安全战略结合

动静结合的粮食安全战略是动态粮食安全战略和静态粮食安全战略的结合。动态粮食安全战略,是指处在相对运动变化状态,粮食安全状况会因为某种要素的突变而发生重大变化情况下实施的粮食安全战略;与静态粮食安全战略相比,动态粮食安全战略通常更注重使用于产前和产中。静态粮食安全战略,是指处在相对静止状态,粮食安全状况不会因为某种要素的突变而发生重大变化情况下实施的粮食安全战略;与动态粮食安全战略相比,静态粮食安全战略通常更注重使用于产后。动静结合的粮食安全战略,则是指在制定并实施粮食安全战略时,不要顾此失彼或褒此贬彼,而应全面考虑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和动态、静态全状态,产前和产中以动态粮食安全战略为主,产后以静态粮食安全战略为主,并将动态粮食安全战略与静态粮食安全战略有机结合起来。

进一步讲,动态粮食安全战略主要包括“藏粮于技”、“藏粮于地”和“藏粮于市”。“藏粮于技”是指通过研究开发粮食科技,用科技手段维持粮食供求平衡,坚持应用一代、储备一代、开发一代的战略,根据粮食市场的平衡状态,适时地采用相应的技术,始终保持粮食的增产能力。“藏粮于地”是指通过耕地保护、土壤改良及其他配套措施,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土壤肥力,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粮食生产稳产高产。“藏粮于市”是指通过健全粮食流通渠道,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提升粮食物流功能,创新粮食物流组织形态和运作机制,形成国内外紧密衔接的粮食产业化经营大市场,从市场流通环节确保粮食安全。

静态粮食安全战略主要包括“藏粮于民”和“藏粮于仓”。“藏粮于民”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将部分收获的粮食储藏在民间或农民手里,这样不仅可以尊重农民沿袭的藏粮习惯,而且可以让农户家庭吃上粮食安全的“定心丸”。“藏粮于仓”是指通过国家、粮食购销企业乃至民间的仓储设施储存一定数量的粮食,在市场供求变化或粮价波动时,通过吞吐,增加或减少市场上粮食的供给数量,调节市场粮价,以此来维持市场粮食供需基本平衡和粮价大体稳定的作用。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