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综合> 正文

张力:提高中国教育现代化水平的要点——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4)

那么,在谈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教育改革意图的时候,我们就必须要回顾党的十八大报告的战略定位,党的十八大报告有哪些战略定位呢?一共五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也叫总体的要求,为什么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我们教育的根本任务?这实际上是从古代先哲那里汲取营养,立德,最开始实际上出现在春秋战国时候,当时的有识之士把自己人生的目标看成三条,第一条就是立德,就是让自己更加有能够被社会认可的高尚的品德,第二条是立功,能够为国家、为人民立功,第三条是立言,说话,也就是说,作为有识之士或者叫仁人志士,他的三大人生理想就是立德、立功、立言。树人,我们知道,一年树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它也是一个按照从谷物到树木、到人这样一个递进,就是说人们修身养性是一辈子的事情。我们把立德树人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我们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能够联系在一起,和我们党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推展能够联系在一起,就显得非常丰富多彩。这是十八大报告的第一层的战略定位。

第二层战略定位就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我有幸参与起草十八大报告,当时还是政治局常委的习近平同志担任起草组组长,他对民生当中的两个领域专门说,期望强调的是改革的综合性,一个是教育,另外一个是医疗卫生,所以我们会看到十八大报告强调教育这个领域的综合改革,为三中全会进一步细化,定基调留了空间。这是第二个层面。

第三个层面呢?就是一个孩子来到人世间,他首先碰到的是什么?学前教育,到了六岁,开始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然后就是高中阶段教育,那高中阶段教育又有职业教育,接下来就是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再接下来,高等教育后,甚至中等教育后,有面大量广的继续教育,从学前教育到继续教育,和人的生命周期应该说完全契合在一起,就是要完善中国特色的终身教育体系,来建设适合于我国国情的学习型社会,所以第三个战略地位是优化结构体系的这么一个要求。

第四个战略定位,促进公平,因为胡锦涛总书记在2010年全教会上对2020规划纲要做部署的时候,特别强调了最重要的公平是教育的机会公平,接下来他又谈了教育的公共资源配置的公平和制度规则的公平,所以这三层公平都在对困难地区、困难群体和民办教育这几个层面当中体现出来,所以这是第四个方面的战略定位。

最后一个战略定位就是师资队伍的建设。习总书记从十八大以来,也针对教育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讲话和指示、批示,甚至他还亲自给一些高校的大学生回信,勉励他们更好地把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但是我们会看到,从这一系列重要的讲话当中,我们能够抓住一个什么样最重要的战略思路呢?我们觉得,那就是要努力发展全面教育、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习总书记对教育的期望可以说是很高的,而且也是代表党和国家的一种承诺,希望能够打造更加有质量的、更能够保障公平的这种教育服务供给。所以,这也是我们在理解十八届三中全会它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方面,它的谋篇布局的背后是什么。袁部长作为这次文件起草组的部级领导成员,在他的学习体会文章当中,分三个方面阐述了他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理解,在谈到重要性、紧迫性和保障措施以及落实行动的基础之上,特别在改革的攻坚方向、重点举措方面,我们看到有三个非常突出的特点,第一个特点就是立德树人的基本导向,第二个特点,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为主线,这样一种思路,第三个特点,构建政府、学校、社会新型关系这样一组重点。

中央这次所部署的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核心目的是要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特别是大家注意后面这句话,叫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更好满足人民需求,实际上其内涵是非常丰富的,首先我们知道,人民的需求到今天为止,分化得很厉害,先富裕起来的阶层对教育的需求有很强的支付能力、额外的支付能力,而对于低收入的阶层来说,如果没有国家持之以恒的资助政策,恐怕就不利于其进一步地发展,甚至不利于将来谋生。那么,中间有一大块实际上是中等收入阶层,这部分阶层的对教育服务的需求也在分化,尽管这是各个家庭的头等大事,但是这个起跑线未免设得太早,有的甚至设到胎教去了,那么,要不要把学前教育看成是一种人生的起跑线?再往后,非义务教育,高中阶段分流到中职、普通高中,再往上是高职和本科,再往上是研究生,当然研究生还有专业的、学术的硕士、博士,都面临着很多很多选择,但现在我们有些家长是以牺牲孩子们正常的、健康的身心成长为代价所做出的选择,比如说现在幼儿园,尽管百分之四十几是民办的,百分之五十几是公办的,但是有的幼儿园所打出的招牌是很成问题的,承诺你的孩子到我这儿的幼儿园来,交了足够的钱之后,我一定能让你的孩子背会多少唐诗,学会十以内加减乘除法,记多少个汉字,学多少多少句英语,这都是在三到六岁的孩子身上啊,对吧?其实专家多年研究早就发现了,任何一个家庭在孩子三到六岁期间,在听说读写算方面所投入的额外的金钱也好、补习也好,和艺术的早慧,就是早点去参与一些音乐或者美术的活动不一样,这种属于纯记背知识的话,基本到小学三年级全部清零,什么意思?就是说你前面花的那些钱都是冤枉钱,还不如让孩子们好好地玩玩,让他学会长幼尊卑,学会更好地跟同龄人、长辈、包括比他小的孩子和谐相处,所以人的行为习惯在三到六岁这个关键期如果不好好把握的话,会影响他的一生,而不是相反,把这个所谓的起跑线推得很前。小学为什么要减负?我们曾经试图小学生不留作业,这件事其实在各地引起了很大的不同意见,最终也没有写进全会文本当中,其实我个人看来这是完全符合孩子们的身心成长规律的,当你把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这个龙头理顺了,小学阶段何必让他负担那么重?所以不让一个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个是很荒谬的,但是大家也都不敢掉以轻心,就好象马尼拉赛跑,发令枪一响,只见一个傻小子以百米速度冲出去,玩命地往前跑,你说他能跑完全程吗?而现在,我们成千上万的家长都是在这么做,这就是一个如何来正确地引导和科学的帮助人民群众对待他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责任编辑:杨婧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