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莫让“阶梯水价”变“借梯涨价”(3)

【案例】莫让“阶梯水价”变“借梯涨价”(3)

因此,怎么强调实施阶梯水价的程序正当性,都不为过。资源类价改因其固有特点,公众很难在前端就介入其中,由于没有刚性设定经营方对广大用户的告知义务,导致公众通常既不知道企业的管网、管运结构,也不知道其成本核算方式和盈亏情况。如果在价改后端仍然忽视程序正当,那么阶梯水价这样的改革就将总是在缺乏共识的环境中推进,最终使价改丧失空间。

还要看到,即使实施阶梯水价汲取了此前的教训,在充分的法理支持下推进,并且能够取得预期效果,也只是完成了半程改革。这半程,完成的是对居民用水习惯的调节,而合理利用水资源的要求,并非只针对消费端。水资源在开发、管理、运输、管道诸环节,同样有优化的必要。完整的资源类改革,不能只围绕居民展开,而不围绕企业进行,不能只注重价格效应,不注重制度效应。

水资源的经营格局,同样存在改革空间。比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仍基本处于半封闭、半专营状态。不开放似乎是为了保证对稀缺水资源的有序开发利用,却在事实上造成了条块分割的另类无序。又如,开发、输送、销售各环节的交叉管理,增加了水供应的成本,而这些成本最终也由居民支付,这实际上是资源类企业的常见病。

仅仅追求价格的市场化,而不追求管理机制的优化,水价改革就难称真改革。实际上,真改革的方向已经确立。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水、石油、天然气、电力等领域价格改革,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同时,提出了管网分离、管运分离的要求。这样的后半程改革什么时候到位了,水价的调整也就失去话题性了。因为,由竞争发现的价格,最令人信服。

阶梯水价改革难题拿什么破解

日前,国家发改委、住建部联合发文,要求2015年底前,全国所有设市城市原则上全面实行居民阶梯水价制度。但是,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全面实行阶梯水价,在现实中还面临用水观念陈旧、技术瓶颈制约以及“借梯涨价”疑云等三个难题。

显而易见,要想2015年底之前在所有城市实行阶梯水价,首先要破解阻碍阶梯水价改革的种种难题。媒体为我们罗列了三个难题,但坦率说,恐怕不止这三个难题。比如说,“九龙治水”的水务管理体制需要理顺。再比如,实行阶梯水价需要完善相关制度,而《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办法》能否把阶梯水价改革纳入其中?

就媒体调查发现的三个难题而言,就很容易成为阶梯水价改革的“拦路虎”。例如,对实行阶梯水价前后进行对比,居民的用水状况并没有发生显著的乐观变化,南昌依旧面临用水紧张的难题。显然,要想改掉很多居民已经养成的用水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不是每个居民能很快接受阶梯水价改革。

技术瓶颈同样也影响着阶梯水价改革。只有在“一户一表”、“抄表到户”的前提下,阶梯水价才能实行。之前,无论是推行阶梯水价还是实行阶梯电价,都曾遇到“一户一表”改造难题,甚至在某些地方困扰了多年。而且,“抄表到户”也增加了供水企业的工作强度,对人力、物力是一大考验。

此外,“借梯涨价”疑云不容易被打消。原因很简单,尽管有关部门表示,“推行阶梯水价制度后,各地80%的居民生活用水支出不会增加,其余约20%的居民家庭用水基本生活需求部分价格不上涨”,但是,这一承诺能否兑现,部分公众仍然持怀疑态度。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