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社会中各种价值观念的高度提炼,因此,不能把这种提炼定位在是否能够全面反映我们社会应该具有的各种价值观念,而是应该定位在这一提炼是否能够成为各种价值观念中的核心。在这里,重要的是对各种价值观念中核心的提炼。我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炼的思维方式要有所改变,在社会倡导的众多价值观念中,没有重要与不重要的区别,每一种价值观念都有其自身的内涵,反映的是不同方面所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个人与国家之间有各种关系,在处理这些关系的时候,个人、集体、社会、国家都要有共同的观念,无论是哪一方面,无论是哪一种观念都是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关键在于核心是什么?不能认为某一种观念没有作为核心价值观就不重要,只有成为核心价值观才重要。也不能认为把某一种观念作为核心价值观,没有把其他的观念作为核心就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不全面。从这一意义上说,核心价值观提炼本身就不能是全面的,把各种价值观念都包含进去,这就不能称为核心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从不同的维度进行思考,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不能是多维度的,否则就不能达到高度提炼、准确概括和简洁表达的目标。要防止对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现泛化、复杂化、全面化的倾向,要避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复杂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进行理论研究,但目的是要以简洁的语言来表达,既要能够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要包含的社会属性、精神追求、价值共识,又能够让人们乐于接受,这是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所以,我们的关注点不应该只是放在抽象的论证上,而应该把对社会主义本质和价值取向作为研究的着力点,把工夫花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上。
注释:
[1]邓小平文选[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 373.
[2]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11.
[3][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1.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教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