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所讲“土壤”说
云山之“讲”有这样一段话,引起我的关注: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的是增强人们的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追求真善美的价值观。中华民族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每个人心底蕴藏的善良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就是我们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深厚的土壤……
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层底色,就是真、善、美。早在远古的神话文存里,就有着太多的故事,有着惊天动地的真善美的追求:盘古开天,女娲炼石,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等等。这些尚德故事,曾经滋润和养育了兆亿的华族子裔,他们在历史的长途中,一路吟咏着善良的行歌,播种着德泽的阳光。我对夸父追日始终情有独钟,这段神话所描绘的英雄其葬礼都是壮美无比的,桃红暮色的点缀,是轰轰烈烈之后的灿烂与宁静,是美到极点的灵魂盛赞。夸父的追日,是一种涵盖着人类探索精神的天地之功江河之利,体现的是对于未知世界的追索与超越精神。从远古神话的历史线索里,足可以看出我们这个民族的美德源流,深厚沃土。这份历史的积淀,把一个民族追求真善美的精神深深地蕴藏在每个人的心底。云山的“土壤”说,其实是他对中国真善美文化的透彻理解和准确把握,体现的是云山本人高度的文化自信。说实话,谁对中国文化充满自信,我就佩服谁。越想越觉得他说得对,就是这个样子,我就佩服刘云山。
我仔细品读云山的“土壤”说,还发现其实“土壤”说也可以理解为“天地”说。中华民族立于天地之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前者乃天之德,后者是地之德。我们的祖先以无与伦比的智慧汲取天地之德的精要,化天地之德以为人之德,而这一“化”就是五千年的文明。中华民族的身上就流淌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血液,就注入了自强不息的基因。云山在讲核心价值观时,满怀深情地对13亿中国人作出这样的判断,说出“每个人心底”都“蕴藏”着善良的“道德意愿”和“道德情感”。云山的“土壤说”拨动的是我们文化自信、道德自信的琴弦,唤醒着我们民族骄傲的集体记忆。这其实是云山本人深厚的文化修为,是他一把抓住了中华文化的精要所在。由于云山站的这么高,才道出了今天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并非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今天的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就是在善的基础上建设善、在德的基础上建设德,也可以把云山的“土壤”说理解为今天执政党的顺势而为。如此作为,我就想,核心价值观必能成长为参天大树。云山这深厚“土壤”看似无奇,实则博大悠远,它是对中华民族五千年一路走来的历史回眸。
云山所讲“向善”说
个人理解,云山说核心价值观,就个人层面而言,更多强调的是崇德向善。正如他所说: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定要在增强认知认同上下功夫,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推动形成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强大力量。……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和精神在人们心里播下种子,就能生根、开花、结果,就能转化为崇德向善的实际行动。
云山在这里说积极健康向上、说崇德向善,与当下中国很合时宜,并且我以为这话到了非讲不可的时候,回应的是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因为这些年功利主义这匹野马跑得很快,扬尘很高,人们深受其害。这时云山讲崇德向善,说的就是要用义管住利,是义利并举,是以义为先。云山到底是多年来管意识形态的,他懂得中国,懂得中国人心。云山说的崇德向善,是给每个中国人吃的定神丸,安装的是稳定器。没有了崇德向善,就会“富”而不“福”。个人以为,云山的崇德向善说,送来的是万民祥瑞。我赞成云山这样大手笔地做民生工程。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