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要去浮华除冗繁

改革,要去浮华除冗繁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来自于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等不同层面的改革激流涌动,门派迭出,改革形成了诸多的理论、论著,也创造出诸多的经验。然而在改革的浪潮中,也不乏花样翻新却本质依旧的表面文章;高层教育理论的繁荣、学校外显变革的炫目,有时也会遮挡其空虚的内涵。教育改革必须改去浮华的外部包装,在简约中再现本真,从而找到“回家”的路。

我们看到的区域教育改革的确呈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态势,但在轰轰烈烈的竞争中,浮躁之气难免腾起。比如一些地区陆续推行“以教导学”、“先学后教”等区域性课堂教学模式,派生出的“新”教学法有十余种之多。姑且不论这些“模式”、“方法”是否科学,仅其颇有“创意”的华丽冠名就让人眼花缭乱。回顾新课程改革之旅,这样的花架子几乎一直相伴相随:一些学校为了落实新课程“以人为本”的理念,一夜之间就把学生的座位由原来的“秧田型”改为“U”字型、“品”字型,而课堂上热热闹闹的“合作、探究”,却在课后一下子销声匿迹,但我们的课程实践者对此视而不见;一些教师为了凸显新课程理念,备课时常把统整一体的教学目标硬生生地割裂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一段时间内,教师们每节课都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导致学生阅读书面文字的时间和机会被剥夺,不但对学生构成“光辐射”,而且降低了教学时效。一些小学为了避免被诟病为“应试教育”而大力开设名目繁多的“活动课程”,活动一个接着一个,学生、教师忙得身心疲惫;一些中学整天喊“减负”,可负担却越减越重。有些幼儿园在改革中也不甘落后地大胆进行改革,“提前认读”、“双语教学”等新招儿粉墨登场,竟然将国家明令禁止的“算术”和“汉语拼音”、“英语教学”引进了孩子的世界,还美其名曰“快乐教育”,如此等等。

无论怎样的教育教学改革,其本质意义都是培养人、教化人、成就人,只有归结于促进受教育者健康成长的改革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教育改革。然而近年来,教育改革的新提法、新主张、新模式层出不穷,关于改革新举措的争论也不绝于耳。常常先是标签式、口号化、泛理想化的改革红极一时,但很快就偃旗息鼓、无声无息,接着又是新的标签、新的口号再度被推出。笔者曾经参加过一个规模比较大的校园文化建设现场会,所有参加展示的学校都编印了图文并茂的宣传画册。仔细研读这些画册并认真回味《走进校园品文化》的专题片,总被参展学校相关的经验做法和精彩镜头所感染,“绿满校园”、“情满校园”、“爱满校园”等充满人文气息的“说道”令人从心底涌起太多的兴奋和感动。然而,当与会者认真研究这些反映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资料时,却发现其中教师和学生的身影显得过于模糊,一些图片、影像资料中所反映的“静思”、“勤奋”学风,与现实中师生的表现反差很大。特别是在接触学生时,总觉得太多的校园文化建设经验仅仅是硬件上的、物化了的、标贴式的。见物不见人的校园文化只是一种华丽的外部陈设和包装,初看一饱眼福,细琢磨却无法浸润心田、催人奋进,因而可以断言这种文化不能绵延久远。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转型期。教育改革从小的方面看,从课时调整到课程设置乃至课程开发与实施;大的方面看,从评价方式改革到高考模式变革等;更广一点看,教育改革关乎国计民生,影响社会和谐。教育改革要做真正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教师发展、有利于学校发展的事情,切不可为标新立异、吸人眼球而追求外表的浮华,在改革的光环中迷失方向。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新一轮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无论是区域行政部门还是学校,在推进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必须冷静审视当前烦扰教育发展的尘垢,做到削枝强干、纲举目张,让教育真正简约起来,轻装上阵,回归其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本真。(作者单位:江苏省大丰市中小学教研室)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