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归族、恐聚族、春节回家万用攻略……这些名词跟春节有着割不断的干系。当硕果仅存的传统文化遭遇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当充裕的物质财富面对贫瘠的精神文化时,这种现代与传统的割裂最终不得不由一个个的单体所承载。被逼婚的大龄男女青年,被红包抽空的城市普通白领,被土豪同学的辉煌“亮瞎眼”的普通者,甚至那些抢着埋单、被围着争名片的“成功者”们,也在承受着这种物质精神割裂所带来的荒芜和苍白,被这个浮华时代的浮躁气质所裹挟。
“都来嫉妒你,看你炫出的家底,都来羡慕你,看你秀出的传奇,兴奋的相聚还有兴奋的一个你,个个都是表演的影帝。”当人人带着面具虚与委蛇,当同学聚会只剩下自我炫耀、斗富攀比或攀关系聚人脉时,我们曾经的同学少年书生意气,我们曾经的海阔天空挥斥方遒,我们曾经的青春梦想,难道都早已被这冷硬的现实击得粉碎?我们曾经的海阔天空,我们曾经的峥嵘梦想,难道真的只能一任岁月风干吗?
【启示与思考】
大凡同学聚会,一般都会充满对美好往事的回忆,对现实生活的感叹,对未来岁月的憧憬,既显得青春浪漫,又倍感温暖亲切,令人难以忘怀。可是,这种传统意义上的同学聚会一旦变味,继而异化为“炫富会”,肯定会失去聚会的积极意义,也不利于增进同学、朋友之间的友谊。
多年未能相见的同学,借春节期间聚一聚,回忆以前的往事,本是一件挺温馨的事情,然而,因为同学会的“变味”,使得同学聚会变成了“名利场”,成为攀比的场所,自然让那些自我感觉不太好的同学成为了“恐聚族”。
说白了,在“恐聚族”的背后,是贫富差距在拉大,所以从表面上看,“炫富会”上可怜的是“恐聚族”,不过笔者认为,真正可怜的还是炫富者。因为一个人之所以想在同学、朋友们面前炫富,足见其缺少忧患意识和远见卓识,更缺乏社会责任感。这种人也许在物质上是个富翁,但却是一个精神乞丐。
当年的同学分散之后,大家在各自的轨迹上行走、奋进,多年之后,自然会有不同的结果,这是很正常的。有些同学当官了;有些同学赚大钱了;有些同学生活得不富足……这也是很正常的,而“攀比”心理不时泛滥,甚至成为炫富炫权,却是不正常的。同学会,绝不是一个相互攀比的“名利场”。
同学一场,就是缘分,当年的同学之谊,是与功利没有半毛钱关系的,也是与名利没有丝毫牵连的。大家拥有的只有是真诚和友谊。而多年之后的同学会,也应该由真诚作主。那些习惯于炫耀自己的人,伤的不只是同学之情,更多的是自己。不管攀比什么,都是伤害。
在功利的社会中,本应回忆往事、再续友谊的同学会,却渐渐演变为自我炫耀、斗富攀比或积累人脉的名利场;而聚会的话题只变成了票子、房子、车子,这令人很沉重的“悲剧”。同学聚会毕竟不同于别的带着功利性的聚会,核心就是真诚和友情,因此,昔日“同桌的你”,不该成为“被势弃的词”,更不该成为功利的“代名词”。有网友建议,同学之间的聚会应该卸下所有职业包装,忘记彼此的身份地位,在浮躁的社会竞争中为自己留存一些纯真回忆。如此,才是真正的同学会。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