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体制改革顶层设计的重点

文化体制改革顶层设计的重点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性和真理性的认识与思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化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和高度的文化自觉。在这样一个历史节点上,回顾并重新审视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体制改革走过的历程,思考现阶段文化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展望未来的中国文化体制架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首先,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借鉴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采取了先试点、再推广,逐步推进的方式,呈现出明显的“渐进式改革”的特点。“渐进式改革”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小阻力,但是也积累了很多问题。随着改革的深入,这些矛盾会逐渐凸显。历史遗留问题的最终解决,需要通过超越局部、短期利益的总体布局和规划,以及综合性的配套措施,来保证文化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

其次,从以往的改革历程可看出,文化体制改革的迅速推进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党和政府的积极态度和强力推动。例如,近十年的改革过程中,中央给予了大量的优惠政策和财政投入。在转制时,帮助转制企业卸下包袱,分担成本;转制后,又提供了税收优惠和项目资助。目前,对于大部分文化企事业单位而言,分类、转制的阶段性任务已经基本完成,由政府主导的改革已经告一段落,但这并不意味着改革的终结,而是意味着我们进入了更为艰难的深层次改革的时期。下一步的改革任务是通过更具可持续性的制度建设来进一步调动基层改革文化体制的动力,重建改革共识,为文化体制改革提供稳定的、规范化的政策支持体系。

再次,在改革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既得利益,造成了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阻力,致使改革陷入僵局。改革意味着对原有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是否能处理好部门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决定文化体制改革深化的方向和程度。应从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整体地对目前改革所遭遇的困难进行客观分析,制定具有前瞻性的政策和措施。同时将改革的成果以法律条文的形式确立下来,借助超越部门利益、代表国家利益的制度和法规,为未来的改革提供系统支持。

基于此,只有加强顶层设计,才能破除利益割据产生的改革迷局,克服在思维方式和模式选择上的路径依赖,才能逐步解决我国文化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圆满完成文化改革发展的任务。笔者认为,未来改革的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