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应转变领导方式

领导干部应转变领导方式

核心提示:领导方式转变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转变应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以小见大,才能更好地做到转方式促发展。

前不久,一位领导在《人民日报》撰文说:“领导方式转变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转变应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以小见大,才能更好地做到转方式促发展。”领导方式的转变,不再仅仅是转变工作作风的需要,也是顺应时代、顺应发展的需要;甚至有人指出:转变领导方式,也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也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很多领导,养成了做“甩手掌柜”的习惯。喜欢指手画脚,不愿深入实际,不愿亲自动手,不愿身体力行。这样的做派,被群众称之为“官架子”:满嘴的官腔,挥舞着大手,迈着方步,总是习惯于指导工作。其实,这也是一种脱离群众,这其中也掺杂着官僚主义与形式主义。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新矛盾,领导方式就要向小处转、向细处转、向实处转、向老百姓意愿上转,只有这样,才能和群众打成一片。否则,你就是高高在上,你就是脱离群众,你就是“官本位”,你就是孤家寡人,你就会犯官僚主义,你就会犯形式主义。 

“积小胜为大胜”,是持之以恒地做事,是做事不急于求成,是循序渐进,是打牢做事基础,也是面对复杂局面成事的态度。有人说:“小事就像雨滴,大事如同江河,小事办多了就集合成为大事了,没有小事的数量和质量就不会有大事的业绩和辉煌。”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很高的基础上、基数上谋求新的发展,要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新期待,不能急躁,不能一蹴而就,要“从点滴做起”,要“耐得住寂寞”,才能积蓄力量。就像长跑一样,不能总是“百米冲刺”的速度,要把力量使均,要合理分配体力,才能保持强劲的夺冠势头。 

谁不希望做成惊天动地的大事?然而,惊天动地的大事,并不是一天两早晨就能做成的。在这个问题上,就有人爱犯急躁情绪,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好大喜功,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借口能干惊天动地的大事,而忽略做小事,是一种政绩急躁,是一种没有摆正为什么“做官”的标志。领导干部不要只知发号施令,而不追求实干、实效。转变领导方式,贵在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想好了再说,说了就做,要做好,做出成效,就不能好高骛远,心浮气躁。 

转变领导方式,贵在脚踏实地,贵在真心实意为群众解忧,贵在替百姓担愁。一名领导,倘若小事做不好,再大的手笔办大事,估计也办不好。一位领导告诫说:“要是老百姓办结婚证要跑几十趟、维权上访跑断腿还是没人受理,这样的地方,哪怕楼修得多高、广场建得再大,估计那里的居民百姓也不会满意。”而且,这样的“大手笔”,只会令群众反感。只有把群众的小事放在心上,从小事做起,把小事办好,才能赢得民心,才能担当更大的重任。 

举轻若重,是一种态度,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品质,也是一种本事。作为“军中主帅”,要有举重若轻的气质与定力,才能稳操胜券;作为实际执行者,也就是作为一个单位、一个地方的领导,若是没有举轻若重的气质,就不能做好工作,就不能做好小事。小事做不好,大事就会做不来,大事就会做不成。小事积累多了,不仅积累了做事的经验,更能成就大事。 

转变领导方式,要从大处着眼,从小事做起。先把眼前的小事、群众的琐事做实、做好、做成、做精致,才能养成做大事的品质与自信。而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也是成就大事不可或缺的基础。不转变领导方式谈做大事,只能算是夸夸其谈,不可能把大事做成、做好。

(作者单位:河北省滦南县商业局)

责任编辑:姜波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