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需求下“就近入学”如何走得稳

多元需求下“就近入学”如何走得稳

继年初《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后,教育部将工作聚焦19个大城市,日前印发通知,要求2014年制定完善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方案。这19个重点大城市是指4个直辖市、5个计划单列市、10个副省级省会城市。通知要求,到2015年,19个大城市所有县(市、区)实行划片就近入学政策,100%的小学划片就近入学;90%以上的初中实现划片入学。

由于该政策涉及亿万家庭,尤其是资源相对优质、集中的城市家庭,因此引发了强烈关注。从学者研究、媒体调查、网络发言不难发现这些关注背后的社会态度,以下三种颇具代表:一种对此表示双手欢迎,希望能扎实推行、实践中不折不扣;一种表示忧虑,因为“就近入学”原则由来已久,担心在具体落实中走样;还有一种是矛盾,一方面想通过择校方式希望给自己孩子提供更优质的教育,另一方面又生怕“就近入学”后会失去择优的权利。不同的社会态度体现的恰恰是社会发展、利益分化后的民众多元化需求,不同的群体由于教育背景、工作环境、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差别,其对子女所享受的教育服务自然会有不同层次的要求。“就近入学”在遵循国际惯例、践行法治要求的同时,也屡屡在现实中遇到“需求多元化”带来的挑战,所以,虽然早在1986年“就近入学”就写入了《义务教育法》,但却难以完全实现。

相隔多年之后,教育部再次强势推动义务教育领域“就近入学”,指导思想显然与此前一样,即,剑指教育公平与教育均衡。这样的构想当然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也是理想的境地,但是,不能回避的是,当下的中国基础教育,处于并且长期处于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状况。因此,如何在这种大背景之下,平衡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尤为重要。

对于地方教育部门而言,在政策层面坚定地执行教育部的规定,当然是最省心的。可是,由于每个城市的教育资源状况差异极大,所以,教育部在推进“就近入学”的时候,能否给地方教育部门留点主动改革的余地,让地方根据实际情况,探索适合本地的教育路径?例如,民办教育一出生就是面向市场的,那能否在民办教育领域,赋予更多的自主权,将招生的范围适当放大一些?同时,能否给诸如西安最近两年施行的民办学校小升初测评模式之类的新措施一定的空间,使其有机会探索更多元的招生模式?

换言之,“就近入学”应当是教育的基本盘,但不妨将民办教育领域中的诸多探索措施,视为教育改革试点的一个窗口,如此,既兼顾了教育的基本公平,又为公众的多元化需求及教育改革,留出了足够的空间。

当然了,要实现公平性与多元需求两者的统一,还需要做好一系列配套工程,这些工程包括彻底改革应试教育,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让单一的“万人挤独木桥”、“非名校不上”等需求,逐渐稀释为“行行出状元、路路通罗马”;包括政府把教育作为最重要的民生之一,不断加大投入,尤其是给教育资源薄弱的学校补钙、壮骨;包括在建立多元化教育服务上继续改革,让公办和民办义务教育两翼齐飞、多点开花,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教育服务供给民众。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