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阻力巨大
实际上,从2001年国务院成立行政审批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至今,国家有关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步伐就从未间断,尽管取消的行政审批项目逐年递增,但实质进展缓慢,难免给人“雷声大,雨点小”的固有印象。
李拓认为,导致这一状况的始作俑者,正是隐蔽于权力背后的利益。“大家都在担心,在贯彻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进程中,往往会出现明减暗增、隐性审批大量存在的结果,原因就在于,既得利益者还想将利益攥在手里。”李拓强调,新一届政府明确表示,绝对不允许明减暗增,要杜绝反弹,该放的必须要放,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减少行政审批,提高行政效率。
尽管本届政府的改革决心已表露无遗,但摆在政府面前的改革阻力却依然巨大。李拓表示,针对政府自身的改革,本来就有着巨大阻力,而触动利益的改革则如同逆水行舟,正所谓“动利益比动灵魂都难”。
李拓呼吁,在推进简政放权的道路上,必须形成明确可参照的检验标准,除了检验一项审批权力的取消和下放是否触动了现有利益格局外,两项硬性标准必须达成:一是是否对生产力的释放带来有利影响,即是否在下放审批权的同时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带动了市场主体的活力释放;二是是否减少了腐败现象、腐败行为的发生。
在李拓看来,随着改革步入深水区,对利益格局的触动就会越强烈,阻力同样也会成倍增长,因此,我们期待改革红利进一步释放,必须要在明确法治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思路的同时,兑现所有改革承诺,杜绝出现反弹。
“因此,一系列经济社会领域的改革核心,还是要围绕重整利益格局展开,我们要有决心、有勇气对阻碍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现有利益格局进行彻底地改变。”李拓说。
政府要避免既掌舵又划桨
在国家明确推进简政放权政策方向的同时,也意味着未来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监管需求将进一步增强。李拓认为,简政放权意味着我们要从以往的“重审批轻监管”向“轻审批重监管”过渡,这就要求政府必须时刻把依法行政,构建服务型政府摆在首位,只有如此,才能不断完善市场环境,为市场主体以及社会民众提供更加科学、高效的参与环境。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李拓表示,政府要避免在掌舵市场发展方向的同时肩负划桨重任。“政府要避免既掌舵又划桨。不该干的事情不能插手,不能又当裁判又当运动员。”李拓认为,如同划桨赋予行船动力,能够让市场乃至社会进步获取持久行进动力的来源应该是市场本身。
李拓表示,可以预见,如果能够按照政府预计的改革目标,市场活力和市场的高效运行程度,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进步程度,都将获得大幅提升。“这一轮改革非常关键,新一届政府的决心也是空前的,这对中国的深层次改革将带来重要影响。”李拓说,现在看来,我们的改革正处于“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只剩下非常难啃的骨头”的境地,要想一口一口地吃掉“骨头”,依旧任重道远。(记者 李海楠)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