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坚持开拓创新。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既要用实用的老办法也要创造科学的新方法。随着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群众利益诉求呈现多元化特征;人民内部矛盾触点增多、燃点降低、关联性增强,对做好群众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所以我们要努力探索开展好活动的新路子,用新的好方法推动活动持续升温,高潮不断;用新的好制度巩固活动成果,防止纠风反弹,确保长盛不衰;用新的成效鼓舞群众,凝聚民心。用创新群众工作的新举措,切实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问题,化解一批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问题,取得一批夯实党群血肉联系的新成效。
始终坚持群众检验。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必须坚持开门搞活动,不能闭门造车,每个环节都组织群众有序参与,避免自弹自唱、自吹自擂。要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活动的试金石,实行‘民意’一票否决制;针对群众强烈不满的干部 “走读”、公车私用、“吃拿卡要报”等现象,要敢于亮剑,深入开展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以问题整改衡量活动成效;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活动搞得好不好,作风是否有转变,群众有公论;要真正使活动成为群众支持、群众检验、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
始终坚持整风教育。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清除党内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的有力武器。广大党员干部要敢于揭短亮丑、相互解剖、触动灵魂;坚决祛歪风、压邪气、树新风。在思想上筑牢抵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防火墙”。要主动自套“紧箍咒”,积极自设“高压线”,切实“修剪”欲望,努力“茁壮”心灵;彻底根治 “软骨病” ,真正提高自身“免疫力”;确保永远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经济上的“清白人”、作风上的“正派人”。真正把党的教育实践活动内化于心、固化于制、落实于行;使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活动带来的作风新气象。
始终坚持优化服务。转变干部作风,提升服务质量,关键在细节,细节决定活动成效。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绝不能因善小而不为。要坚持以提升服务水平为抓手,建立长效性服务机制,促进干部作风由“督促型”向“自发型”转变。要想群众之未想,急群众之未急,做群众的“知心人”。下大力气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扎实开展“零距离”服务群众,切实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努力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从人民群众不满意的问题改起;真正做到对群众深恶痛绝的事零容忍,对群众急需急盼的事零懈怠;切实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提升百姓的‘满意指数’;实现“门好进,脸好看,话好听,事好办”的靓丽转变;取得让老百姓“少进一道门,少跑一趟路,少花一些钱”的实在效果。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